河源名师点评广东高考作文——
注重日常积累 更要关注时事
高考作文因为分值高,且文化、价值导向明显而备受关注。今年广东高考作文题是让考生根据一段文字材料引发联想和思考:“好的故事,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可以触动心灵、启迪智慧;好的故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故事是有力量的。”
这一题目立意何在?如何写好此类作文?我市高校文学教授及高中语文教师对此进行了解读。
题目材料简洁却立意深刻
“材料简洁,通俗易懂,但立意却很深刻,寓意深远。”河职院副教授郑尔君认为,题目材料在最后抛出一个观点:“故事是有力量的”。
河源市新河实验学校语文老师徐巧认为,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目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材料内容较去年更简洁,且秉持一贯不在审题上为难考生的原则,贴近考生生活。考生可根据材料列举的内容,展开联想和思考,进行个性化表达。
“从作文材料来看,‘好的故事’后体现的都是围绕‘立德树人’展开的。”河源市正德中学语文老师张艾平认为,要抓住关键词“好的故事”展开联想,思考“好的故事”触动内心的是什么东西?
考验学生日常积累
与对时事的关注
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如何去挖掘和着笔?郑尔君认为,可以关注以下几点:历史文化故事,从经典故事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还可联系中国的目前形势,联系自身的学习心得体会及成长经历。
“这次作文离题不易,大部分考生都有东西可写,亦有情可抒,或立足现在或展望未来。”张艾平认为,作文要写出彩,就很考验考生日常的知识积累和对时事的关注,考验学生的语文功底及个人层面的思想认知等。
“易写难工可能是众多考生共同的感受。”徐巧认为,高考作文能给正在就读高一、高二的学生一些启发。她建议学生们要关注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只有不断充实自己,才能把握高考作文主动权。平时在语文学习中要注重积累,更关键的是要做到灵活运用。
关注生活的学生
会更有发挥空间
好的高考作文题目,既要满足考试的要求,让读书多、思考深、观察细、语言表达好的学生脱颖而出;还要满足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的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今年的广东考卷作文题目,虽然有些开放、发散,但基本满足了上述要求。”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袁向东认为,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国人思维的特点,还体现出了对现实关怀的价值导向,不仅响应了“讲好中国故事”策略,还为那些善于观察生活、珍视身边变化的学生留足了发挥的空间。
他认为,如果只靠背范文、记金句,恐怕难以很好地完成这篇作文,而对于那些至少完成了中学整本书阅读的、能够关注甚至参与中国发展现实的学生来说,会更有发挥的空间。
(本报记者 邹茹玉)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