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短板 强弱项 惠民生
连平运用评价成果指导乡村建设工作
■本报记者 刘永菲 特约记者 黄新
近日,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出《关于开展2023年乡村建设评价工作的通知》,选取102个县开展2023年乡村建设评价工作,连平县入选为样本县。
近年来,连平县委、县政府把乡村建设评价作为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的重要抓手,深入查找农房建设、村庄建设、农村生活垃圾和镇村污水治理、乡村风貌管控等方面的短板和弱项,形成开展评价、查找问题、推动解决的工作机制,让乡村焕发新面貌。
排查整治农房安全隐患 筑好宜居“安心巢”
连平县在消除农村削坡建房建设风险、整治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改造农村危旧房屋等方面找准发力点,出台了《连平县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方案》,并构建起自建房安全整治“一盘棋”工作机制。
连平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连平县运用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信息平台,逐一建立台账,排查并录入系统房屋72076户,信息录入率达100%,为排查整治工作打牢了基础。在整治过程中,采用“分类推进”“逐项对账销号”等方式进行动态管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目前,全县累计完成1046户安全隐患房屋整治工作。
近两年来,连平县对100多户农村危旧房屋实施改造,实行“户申请、村评议、镇审核、县审批”程序,严把准入关、质量关、验收关和资料关,切实改善农村低收入群体的居住条件,让老百姓“住有所居、居有所安”。同时,针对部分村民房屋安全意识薄弱、整改意愿不强等问题,运用宣传引导车、乡村大喇叭等方式,营造群防群治的良好社会氛围,不断增强村民安全意识,并建立长效保障机制,提升农房品质。
开展人居环境整治
提升美丽宜居“新颜值”
住进好房子,还要有好环境。走在连平县街头,原来乱堆放的建筑材料、积存垃圾清理干净了,违章建筑物、广告牌拆除了,镇、村环境更加整洁、亮丽、宜居,这是连平县坚持党建引领,推进美丽圩镇建设与乡村建设评价工作,持续开展“六乱”综合整治、“三清三拆三整治”、垃圾污水治理所取得的成果。
对标乡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中的环境宜居任务,连平县重点聚焦垃圾、污水治理,乡村人居环境得到质的提升。在垃圾治理方面,完善保洁机制,采取“户收集、村集中、企业转运、县处理”收运处理模式,按照“一县一场、一镇一站、一村多点”思路建设,全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村庄保洁覆盖面达100%。在污水治理方面,建立县、镇、村三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班,推进全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目前,该县13个乡镇已全部建成镇级污水处理厂,实现镇级污水处理厂全覆盖。
美丽乡村除了“高颜值”,也要有“好气质”。在加强现代化建设的同时,连平县重视传统村落保护工作,按照“应保尽保、能保则保”的原则,对已公布的历史建筑和传统村落开展挂牌和保护宣传工作。目前,该县已有5个村入选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上坪镇石陂村经住建部公示入选“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上述负责人表示,将持续运用乡村建设评价成果,围绕“百千万工程”,以高质量发展为牵引,高水平推进乡村建设,不断补齐短板强弱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