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新闻

市政数局扎实做好“面对面”座谈会“后半篇文章”

政务服务持续“升温” 市民群众幸福“加码”

2023-05-31 09:37:39 来源:河源日报

■本报记者 梁昕

自5月第十场“面对面”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座谈会召开后,群众聚焦“政务服务”提出意见建议,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下称市政数局)根据市长何国森的工作部署要求,明确工作任务、责任领导和责任科室,切实解决群众在“政务服务”中遇到的难点、堵点。

人头攒动的市政务服务临时大厅里,办理完业务的杨先生高兴地告诉记者:“虽然一开始看到来办理税务的人很多,但是我不担心业务不能及时办理。”往常他来办理税务业务时,不是预约号已满,就是窗口人流量太大,如今市政务服务中心不仅增加了线上线下的预约号数,而且在场所空间有限的条件下,采用弹性窗口机制,从业务量相对较少的窗口中调剂出2个弹性窗口,供税务业务使用,缓解税务业务人流量过大的问题,另配备4个自助办税坐席,使税务业务的办理更加方便、快捷,实实在在解决了企业、群众的一大烦心事。市政数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在市政务服务临时大厅持续推行“中午不停歇”“24小时自助”等服务,同时探索“延时办”等弹性服务,“目前,我们正在梳理政务服务高频事项入驻弹性服务工作机制,将切实解决群众‘上班没时间办、下班没地方办’问题。”

除了优化业务窗口外,在市政务服务临时大厅的二、三楼,各增加一台打印复印一体机,群众在办理业务需打印、复印材料时,不用再多次跑动。遇到问题时,还有工作人员进行指导,节约时间成本的同时也提高了业务办理效率。“打印复印一体机的配置,让我们办理业务方便了许多。”市民徐女士说,在办理相关业务时,如果有遗漏的材料,可以当场打印,不用像以前那样回去拿材料。

目前,市政数局增派4名工作人员,在市政务服务临时大厅负责“帮办代办”、厅外“流动上门”等业务服务,对于丧失行动能力、孤寡老人、精神障碍等特殊群众办证难问题,主动上门调查走访、采集登记,为特殊群众提供上门服务,由原来的“要我上门”转变为“我要上门”、“要我服务”转变为“我要服务”。

据了解,为提升政务服务工作效率,保证政务服务质量,市政数局正在研究推进优化服务评价系统,目前已印发《关于进一步落实政务服务“好差评”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县区完成政务服务中心、镇(街)便民服务中心、村(居)便民服务站所有服务窗口配备评价器或动态二维码,建立差评核实、督促整改和反馈机制。同时,市政数局积极探索对咨询、导办等非窗口工作人员的评价,让群众能够及时反馈,做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市政数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积极探索政务服务监督社会参与机制,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团组织、企业代表、新闻媒体工作者、自由职业者等社会各界人士中产生20名政务服务社会监督员,对我市政务服务环境进行监督,倾听群众心声,以高质量的政务服务共建共享幸福和谐美丽河源。

    上一篇:爱心助残暖童心
    下一篇:没有了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