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新闻

紫金县凤安镇人大创新开展民主说事平台

有事禾坪上“讲和几”

2022-06-23 10:34:23 来源:河源日报

84d8db4c8e6b5550e9c537740cdcb1ac_0623002_001_01_s.jpg

■近日,“禾坪说事”在凤安镇佛岭村举行,人大代表现场倾听群众的烦心事。本报记者 刘永菲 摄

去年10月召开的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人大如何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推动在基层落地生根?紫金县凤安镇人大交出了生动的实践答卷。近日,记者从凤安镇获悉,去年9月以来,该镇每个月举办几场民主氛围浓郁的“说事会”,人大代表专门走进村民家门口的禾坪,与村里几十名甚至上百名群众围坐在一起“拉家常”“听民意”“话发展”,被当地称为“禾坪说事”。

家门口的“移动联络站” 民意表达更直接更畅通

“最近雨水天气增多,地质灾害频发,有哪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大家可以畅所欲言,不要有所顾忌。”近日,“禾坪说事”在凤安镇佛岭村举行,凤安镇人大代表与30多名群众在家门口的禾坪“面对面”话家常,现场倾听他们的烦心事。

“我家的自来水这几天供应不上,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代表能不能帮我解决一下?”

“这段时间雨水频繁,我家后面的山坡需不需要进行再加固?”

……

记者走进活动现场,感受到了这里热闹、浓郁的民主氛围。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踊跃提问、倾吐心声、诉说烦恼。人大代表和村干部认真倾听、详细记录,针对群众反映的问题逐一回答,能现场解决的现场答复,需要提交政府相关部门办理的承诺尽快反映,并做好跟踪回复。

每次的“禾坪说事”,是村民温顺泉最为期待的事,无论手中有啥活,他都放下来参加“禾坪说事”。他说:“在‘禾坪说事’这里,自己胆子特别大,啥话都敢说,说了还管用。家长里短、集体事务都能一起商量解决,干部也能当面讲清楚政府的政策,让大家心中没有疑惑。有事禾坪上‘讲和几’(意为讲清事情、统一想法),我想这应该就是代表宣传的‘民主’吧。”

据介绍,为更好地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扩大群众有序参与政治、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凤安镇人大积极探索创新民主自治新模式,开展“禾坪说事”活动,将进站接访群众改为走进村民家门口的禾坪,听民意、汇民智、解民忧。活动每月定期选择一个村民小组或片区,由村里的代表联络站组织人大代表来到村民家的禾坪,与群众面对面,将“话筒”交给群众,问需群众、问计群众,广泛收集民情民意,着力解决群众难题,充分激发村民主人翁意识,合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镇党委政府对此也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以普通代表身份到各村参加“禾坪说事”,零距离了解社情民意,解决民生难题。

自去年9月启动以来,“禾坪说事”已在各村组织60多场次,近4000名群众参与了活动。凤安镇人大主席邓崇福说,选择禾坪作为活动场所,既方便村民,又容易让村民产生信赖感和归属感,几十名村民围坐在一起,氛围民主和谐,大家畅所欲言,大事小事都可以拿出来说说。“禾坪说事”的开展,不仅解决了村里的事务,推动了农村环境整治,还塑造了健康文明的乡风民风,村民也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建设热情。

张伟和是县、镇两级人大代表,也是佛岭村党支部书记,他告诉记者,佛岭村有在河堤两边种竹子的习惯,在过去的50多年里,成片的竹林堵塞河道、遮阴 良田,一直是村里的“老大难”问题。“砍掉竹子,影响村民的收入,许多人不乐意,不砍又影响村里的长远发展,该如何是好?”在“禾坪说事”现场,有群众提出了这个历史遗留问题。

带着村民的问题,张伟和等人大代表和村干部实地调研、走访村民,共同研究制定河道治理方案,提出砍掉竹子、种上青梅、清理河道的意见建议。确定方案后,张伟和通过走访群众,举办“禾坪说事”,向群众解释这一改造方案,得到了村民的大力支持,纷纷投入村庄建设。河道整治项目去年动工,目前28公里河道已全部完工,全村已种植1000亩青梅,佛岭村还将以建设“青梅村”为目标,打造万亩青梅基地,发展特色产业。张伟和感慨地说,如果没有“禾坪说事”,不单民意难以收集,就是有了方案也难于推动落地。而“禾坪说事”,给广大群众提供了民主的平台,丰富了参与的渠道,在民主的氛围里,大家各抒己见,寻求最大公约数,推动了方案的落地生效。

听民声汇民智解民忧 搭起政府与群众的“连心桥”

“民主不是写在纸上,喊在嘴上,挂在墙上的,而是要实实在在用来解决问题的”。通过近一年的实践,“禾坪说事”得到了全镇11个村2.8万多名群众的认可。村民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小到邻里纠纷,大到民生难点,都通过“禾坪说事”得到了回复或者解决。据统计,“禾坪说事”活动开展至今,凤安镇人大代表共收到群众民生热点问题和建议356件,为群众解决348件、跟踪推进8件,推动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

凤安中学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在校生863人,其中寄宿生686人。该校校长龚金清向记者介绍,凤安中学男生宿舍浴室是上世纪90年代搭建的简易铁皮房,仅有2米高,低矮阴暗有积水,不符合卫生标准,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此外,运动场上的煤渣跑道坑洼不平,冬季尘土飞扬,雨季泥泞湿滑,造成学生无法正常上课及开展训练。

去年,学生和家长们在回龙村“禾坪说事”现场,提出了该校的学生浴室和运动场亟需改善的问题。收到意见后,县人大代表、镇党委书记叶宇娟当场表示,将积极筹集资金,争取尽快解决。

龚金清表示,收集到群众意见后,县、镇高度重视,人大代表多次到学校了解情况,并积极拜访乡贤及社会爱心人士筹措缺口资金。如今,浴室建设开工在即,预计8月底投入使用。同时,凤安中学操场改造也被列入了该镇重点改造项目,相关工作正在推进之中。

龚金清说,没想到忧心已久的事情,在“禾坪说事”上吐露后,竟然这么快就被纳入镇委、镇政府的议事日程,并得到迅速推动。“这是深入基层、深入民心的一种好做法,人大代表通过‘禾坪说事’平台,搭起了政府与群众的‘连心桥’,许多民生问题都及时得到反馈和解决。”

从教育到交通,从农田灌溉到人居环境整治……凤安镇人大代表带着责任和担当,直面民生领域的“急难愁盼”问题,做到件件有回应、事事有落实,推动解决了一批民生难题。

凤安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认为,“禾坪说事”给广大群众提供了民主说事的良好平台,也是人大代表监督政府的直接有力方式。人大代表通过“禾坪说事”充分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收集、讨论、反映和处理基层百姓的意见和建议,不仅提高了村民对相关政策知晓度、支持度、参与度、满意度,还让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和谐。

凤安镇人大负责人表示,“禾坪说事”就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它丰富了群众对民主的参与渠道,让民主得到了最有效的表达。接下来,该镇将进一步探索完善“禾坪说事”制度,使其常态化长效运行,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向纵深发展。

■本报记者 刘永菲 通讯员 邹菡萏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