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开展食品安全“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专项行动
全市食品安全形势总体保持稳定
根据国家、省关于食品安全“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专项行动有关部署和要求,近日,市市场监管局召开“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专项行动(下称专项行动)会商会,通报全市专项行动工作进展情况,对全市风险隐患排查数据进行分析,结合发现的问题线索,研判本地区共性问题、重要苗头性风险、不确定风险因素,研究防控措施。
据悉,专项行动是全国食品安全办主任视频会议部署的一项重点工作,其目的是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深入排查食品安全风险隐患,解决突出问题,强化整改落实,维护食品安全大局稳定,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自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市市场监管局深入贯彻国家、省的部署要求,采取多项措施,全面排查隐患,扎实开展整治,努力化解风险。截至目前,全市检查食品生产经营主体8275户,发现问题511个,完成处置483个,完成处置率94.5%;接到投诉举报57件,全部按规定处理;完成食品抽样8752批次,完成检验5556批次;查办案件299件,移送司法机关案件5件,并落实处罚到人。全市食品安全形势总体保持稳定,未发生较大以上食品安全事件和区域性、系统性食品安全风险。
高站位部署 高频率调度
市市场监管局将专项行动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多次研究部署此项工作。市食药安办将此项工作列入《2022年河源市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和2022年全市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重要内容。市市场监管局先后制定了《河源市食品安全“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专项行动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深化食品安全“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专项行动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9个工作组进行集中办公。全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根据部署要求,细化任务分工。全市形成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
专项行动开展过程中,市市场监管局建立专项行动定期调度、会商和督导等各项机制,每2周组织召开一次风险会商,深入分析风险隐患排查数据,结合发现的问题线索,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各工作组定期汇总各县区市场监管部门上报情况,分析研判食品安全各环节风险隐患,并及时反馈给领导小组综合协调组。同时,每2周召开一次全市视频调度会,及时传达国家、省工作要求,通报工作进展和排查出的风险问题;不定期通报各县区专项行动工作开展情况,对工作落实不力、拖沓敷衍的,给予通报批评;结合市场监管领域疫情防控工作和市场监管安全工作,每月开展2次市级督导。
高要求排查 高密度抽检
专项行动开展过程中,全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坚持问题导向,在监督检查覆盖各类食品生产经营主体的基础上,结合河源市食品行业特点,分环节、有重点开展风险排查,对重点环节、重点企业开展高强度、高要求检查。其中食品生产环节聚焦食品生产加工集聚区、产业园、集中加工区以及食品小作坊集中区域等重点区域,以腐竹、茶油等河源地方传统特色食品为重点,组织开展风险排查工作。食品流通环节聚焦连锁销售、生鲜配送、旅游景区、高速公路服务区、特产街市等重点领域,突出对湿粉类、进口冷链食品、河源特产手信等重点食品,组织开展风险排查工作。食品餐饮环节聚焦连锁餐饮、网络订餐、供应校园的集体配餐单位等重点领域,突出对湿粉类、野生植物、自泡酒、进口冷链食品等重点食品,组织开展风险排查工作。特殊食品环节聚焦保健食品经营聚集区、城乡接合部等重点区域,结合国家、省关于保健市场乱象整治再次“回头查”工作部署,突出对减肥功能、缓解体力疲劳等保健食品重点产品,组织开展风险排查工作。
专项行动开展过程中,全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按照“政府民生实事”的要求,将食品抽检作为专项行动的一项重要抓手,实行高密度抽检,组织开展风险排查工作。重点组织开展一轮覆盖河源本地特色食品如腐竹等生产单位的专项执法抽检,加大食品流通环节抽检力度,对重点产品、高风险产品进行高密度风险监测,对高风险产品的抽检监测情况进行单独分析报送。
高标准整治 高强度宣传
专项行动开展过程中,全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聚焦非法添加、有毒有害、腐败变质,以及无证生产经营、未经检验检疫或检验检疫不合格等食品安全重点问题,及时整治查处。对已确认的各类问题,坚决处置到位,确保风险可控、隐患消除。此外,充分利用智慧监管和信用监管,探索建立长效机制。
专项行动开展过程中,全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将宣传工作贯穿专项行动全过程,坚持正面导向,全方位、多层次、高密度开展宣传。根据实际,在市区、县城中心城区采取报纸、电视、广播及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推送等形式进行宣传,要求各县区每月不少于1次媒体宣传、上报不少于1条工作信息。在城乡接合部、广大农村特别是库区、山区等,要求基层市场监管所、专职食品安全协管员采取乡村振兴宣传栏、村民广播、宣传车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宣传,要求每个乡镇基层所每月不少于1次宣传栏宣传,每个协管员每月不少于2次入户(企业、市场主体)宣传。通过宣传,系统展示专项行动成果和整治成效,不断扩大专项行动影响力,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本报记者 张伟燕 通讯员 张奕聪 朱景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