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新闻

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二庭庭长黄莉:

公正司法 笃行不倦

2022-06-01 10:05:24 来源:河源日报

开栏语

我为党旗添光彩,忠诚履职显担当!近年来,河源市法院系统涌现出一批对党忠诚、爱岗敬业的优秀法官。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称号:共产党员!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谱写了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壮丽之歌,展现了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法庭内外”栏目今天起开展河源法院“我为党旗添光彩”先进典型系列报道。

5月26日晚上7时35分,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二庭的办公室里,一位女法官还在忙碌着。她正在为明天要提审的一起刑事案件做准备:查阅证据材料、分析前后逻辑关系、思考证据链条、梳理案情细节和疑点、归纳提审问话提纲……

她,就是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广东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广东省三八红旗手、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二庭庭长黄莉。

关注案件细节

追求事实真相

从事法院工作13年来,黄莉从书记员、审判员、副庭长到庭长,都时刻牢记自己共产党员的身份,时刻将党员和法官的职责使命记在心上、扛在肩上,办理案件1200多件,以公正高效的裁判和孜孜不倦的实际行动诠释党员法官的政治本色。

有人称刑事法官是“刀尖上的舞者”,用以形容刑事审判的艰辛和严谨。黄莉在刑事审判岗位历练多年,审结过多起大要案,被誉为“铁面判官”。对待每宗案件,她都坚持从案件中抽丝剥茧,从证据中提炼真相。“刑事审判关乎当事人的生命、财产和自由,必须谨慎再谨慎。”她如是说,也是这么做的。

在一起敲诈勒索案件中,被告人不服一审判决,向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上诉理由是一辆用于作案的车辆能否没收的问题。黄莉查阅案卷和提审被告人后发现,被告人从侦查阶段开始一直主张作案工具车辆是其朋友陈某所有。考虑到车辆归属会影响到案外人的合法权益,黄莉与办案民警取得联系,要求进一步查证。办案民警随后找到在外地的案外人陈某进行问话,搜集到其手上购买该机动车的证据。最终二审依据新证据及查明的事实改判该车辆返还案外人陈某,保障了案外人的合法权益。

深入实地调查

还原“纠纷原象”

2015年5月,黄莉当时在民事审判第一庭工作,她随着审判团队到田间地头、厂矿社区等一线、基层去,在纠纷争议现场听取当事人的声音。

在一起邻居因两家建房产生纠纷而引发诉讼的案件中,一审判决后原审原告不服提出上诉,双方争议并不大,但因存在积怨不愿意协商解决,导致一再诉讼。

黄莉认为,判定案件双方对错并不难,难在如何实现定争止分、案结事了。有些时候,官司赢了,却失了温情,留下了遗憾和怨恨。

为了让纠纷得到妥善解决、修复邻里关系,黄莉多次实地走访,查明事实,耐心细致地向双方分析利弊,多次修改调解方案,通过不懈努力,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握手言和。

“黄莉在办理民事案件中,善于发挥女法官心思细腻的优势,将调解贯穿于案件的审理过程,用巧劲、耐心化解纠纷矛盾,用真诚感化双方当事人,促成了一个个案件成功调解,实现定争止分。”这是很多同事对她的评价。

一次,黄莉正就一起交通事故案件做调解,调解过程中车主因担心其权益部分的内容吃亏,遂即打电话咨询一位律师。律师电话里得知承办法官是黄莉,当即对该车主说“黄法官办的案件,你就放心吧。”最后,该当事人面带笑容接纳了调解方案,该案成功调解。那一刻,黄莉内心无比喜悦和欣慰。这喜悦和欣慰不仅来自纠纷的化解,更来自通过公正的审判赢得当事人的信任,这是法律的魅力,也是法官自我价值的体现。

刚柔并济

关怀未成年人成长

清官难断家务事。离婚案件难在情感与人性的拷问,难在会影响未成年人成长。黄莉身为人母,深深知道一个完整家庭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所以一直记得之前在审理离婚案件时的那种纠结和担忧。

离婚当事人双方闹得很凶,奶奶让读书的3个小孩特地请假到庭审现场,将3个小孩推到黄莉面前,让3个孩子跟法官说选择父亲还是母亲。看着3双清澈、迷茫的眼睛,黄莉当时眼泪在眼眶打转,成年人之间的互相伤害也在侵蚀着孩子本应无忧无虑的心灵。黄莉随即将孩子带到休息室,和他们谈学习、聊生活,缓解孩子们的紧张不安。

经过多次探索,“谈心”“聊天”是黄莉后来审理婚姻家庭案件的常规程序,裁判文书评析部分的法官寄语也成为她书写婚姻家庭案件文书的常用格式,展现司法的温度。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黄莉牢记司法为民的工作宗旨,用敬业、真诚、热情维护着社会的和谐稳定,描绘着天平的神圣荣耀,谱写着“人民满意好法官”的优美旋律,树立了人民法院、人民法官的良好形象。(本报记者 刘烨华 冯晓铭 通讯员 张镇衡 陈碧霞)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