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启动2022年“图书馆服务宣传周”
让市民享受更多文化实惠
■活动启动仪式上,小读者黄文威、付锦儿以演讲方式,推介经典好书《老人与海》。
■文/图 本报记者 邹茹玉 通讯员 曾美兰
自2017年12月市图书馆新馆开馆至今进馆人次达661万、现有馆藏量78万册、5年来共举办活动9545场、参加人数累计1039.5万人次……前日,2022年河源市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活动启动,宣传周期间该馆将推出“安全童行,快乐成长”六一亲子活动、“悠悠端午节浓浓中华情”阅读推广活动、优阅故事会《夏洛特的小猪钱罐》等31场线上、线下活动。
“希望更多的人走进图书馆并爱上图书馆。”市图书馆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立足工作实际,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让市民享受更多文化实惠。
携手媒体启动
第34个“图书馆服务宣传周”
为进一步推动“书香河源”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发挥图书馆在倡导阅读、指导阅读、推动全民阅读方面的重要作用,市图书馆联合河源日报社、河源广播电视台和河源晚报社,启动第34个“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活动。
在活动启动仪式上,小读者黄文威、付锦儿以演讲方式,推介了经典好书《老人与海》,用严谨的文字和精彩的语言艺术阐述了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
仪式上还为在“书香满溢·喜阅连年——2022年世界阅读日粤港澳创作比赛”中获奖的学生、获得优秀指导奖的老师及获得最佳组织奖的学校进行表彰及颁奖。据介绍,该创作大赛为粤、港、澳三地青少年提供了文化创作交流平台,在校园内外营造了良好的阅读氛围,让更多学生爱上阅读。
促进阅读推广 提升城市文化
读者活动是图书馆做好读者服务工作的重点。近年来,市图书馆开展了“优阅故事会”“好书分享”“创文微家书”“我最喜欢的童书”等一系列品牌活动。据统计,5年来共举办读者活动9545场,参加的公众人数累计1039.5万人次,社会影响力日益扩大。这些活动已经成为促进我市阅读推广、建设公共交流平台和城市文化窗口的重要途径。
市图书馆依托河源发布、网站、微博、等网络平台和河源日报社、河源广播电视台、河源晚报社等主流媒体,发布图书馆服务相关内容。据统计,去年,该馆在主流媒体刊发的与该馆相关的专题或专栏报道有423篇,向社会各界展示了市图书馆的良好形象。
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此外,市图书馆在延伸服务上成效显著。新馆开馆以来,市图书馆积极发展馆外流通点,拓展服务面。截至目前,该馆在社区、景区、酒店等已建成14个“源·悦”书屋自助图书馆、13个分馆、14个基层流动服务点,逐步实现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构建了更加完善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
市图书馆于去年启动的“馆校共享图书”项目,已在深河中学、源城区公园东小学、紫金茶岭小学建成使用,深受师生喜爱。此举推动河源成为了全国首个全面实现共享图书模式的城市,为公共文化事业发展提供了“河源经验”“河源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