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新闻

市市场监管局部署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行动

深化“放管服”改革 减税降费优化营商环境

2022-04-25 09:50:55 来源:河源日报

近日,市市场监管局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减税降费决策精神,部署开展2022年全市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行动,全力推进各项降费政策落实,支持广大市场主体减负纾困,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实体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此次专项整治行动将聚焦企业反映强烈的乱收费行为。围绕政府部门及下属单位、行业协会商会及中介机构、交通运输、水电气暖等公共事业、金融等领域,大力查处2020年以来发生的各类违规收费行为,切实减轻企业和群众的不合理负担。市市场监管局希望社会各界通过12315或12345热线积极提供涉企乱收费问题线索。

市市场监管局要求,全市市场监管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持续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的重要意义,把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作为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举措,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有关要求。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科学统筹、创新方法,结合实际制定具体方案,层层压实责任,切实为企业减负纾困,着力服务宏观经济运行,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整治五大收费问题

减负纾困改善民生

行政部门及下属单位收费方面,重点检查政府部门及下属单位继续收取已取消的收费项目,利用行政权力指定服务、强制服务,只收费不服务或者少服务,政府部门将应由自身承担的职责委托给下属单位或者第三方机构,转嫁成本、强制或者变相强制收费等行为。

行业协会商会及中介机构收费方面,重点查处行业协会商会依靠代行政府职能或者利用行政机关委托事项违规收费;利用法律或政策模糊地带,滥用行政影响力、解释权,强制或变相强制企业、个人入会、接受服务并收取相关费用。规范电子政务平台等中介机构因行政管理需要,以技术维护费、服务费等名义向市场主体收取经营服务性费用的行为。

交通运输收费方面,重点查处不执行政府定价、指导价,不按规定明码标价,对明令取消的收费项目继续收费,以及价格欺诈等不正当价格行为。

水电气等公共事业收费方面,重点加强供水供电供气领域工程安装、维护维修领域价格监管,查处不执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收取不合理费用等违法违规行为。查处转供电环节不合理加价违法违规行为。

金融领域收费方面,重点查处信贷、助贷、增信等环节与贷款捆绑强制收费,中间业务强制服务、只收费不服务或少服务,利用贷款优势地位转嫁抵押登记费、押品评估费,不落实国家及总行层面降低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支付手续费等优惠政策的行为。

精准定位重点目标

形成监管工作合力

全市市场监管部门要密切关注12315平台投诉举报线索和媒体网络舆情,通过座谈交流、外围调查等方式,结合本地区历年来涉企收费案件的查处情况,按照“双随机”原则有关要求,合理确定各项检查任务重点和监管目标。要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围绕近年来尤其是新出台惠企政策的执行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检查,确保专项整治行动有力推进。要根据本地实际,重点在自然资源(规划)、住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水利、交通等领域选取1—2个进行调研摸底,深入分析,提高检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完善行为规则、构建长效监管机制打下基础。

同时,要加强与发改、民政、银监、交通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实现政策制定与行业主管、监督检查的良性互动,形成监管合力。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结合执法实践,探索对涉企收费政策开展第三方评估,从源头上防范加重企业负担的问题。要加强案例宣传,让市场主体了解惠企政策内涵,让收费主体了解政策边界,更好发挥监管执法的社会效应,形成社会共治的良好格局。

近年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广大市场主体经营发展面临诸多压力,全市市场监管部门连续多年部署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行动,推动各项降费政策落到实处,着力解决困扰企业发展的痛点、堵点问题,以涉企收费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切实为企业减负纾困,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实体经济健康有序发展。2020年以来,全市共检查中介机构、行业协会商会、水电气公共事业、商业银行、转供电主体等单位240家,督促相关主体和单位为企业减免或降低生产经营性成本费用1.14亿元,推动相关主体和单位退费400多万元,有效减轻了企业负担。(本报记者 张伟燕 通讯员 钟育林 张奕聪)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