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海关全力推行“三项制度”
营造良好法治化营商环境
近年来,河源海关以推动执法透明化、规范化、标准化为抓手,着力推动“三项制度”(指行政执法的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和重大执法决定的法制审核制度)融入行政执法全流程,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为营造良好的口岸营商环境提供法治保障。
“线上线下”齐公示
近日,鸿晋实业(河源)有限公司报关负责人赖女士通过“互联网+海关”平台向河源海关提交了一份出境竹木草制品生产加工企业注册延期申请。河源海关关员在确认其材料完备后,迅速接单受理,全过程不过10分钟。
该公司从事欧美贸易已十余年。“没有系统前我们都是通过纸质方式申请竹木草出口证书,这次延期,河源海关工作人员指导我直接在网上申请,申请材料一目了然,审核结果也随时可以查询。”赖女士说。
河源海关融合“线上+线下”公示平台,在执法现场、办事大厅电子显示屏、公告栏等动态更新执法依据、行政审批事项公开目录,并在广州海关网站及时公开行政审批、行政处罚等信息,企业和社会公众可查看相关公示信息。此外,河源海关在政务服务窗口公布行风投诉电话,设立行政审批意见箱、落实《监督告知单》反馈制度及聘请特约监督员等,充分保障了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实现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执法透明可追溯
“为保护您的合法权益,同时监督我们的执法行为,下面将对本次执法活动进行全程录音录像。”这是河源海关稽查科关员王悦同打开执法记录仪,开始每天稽查执法活动的场景。
对行政执法行为的全过程记录,是河源海关进一步加强“智慧海关”建设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河源海关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深化“制度+科技”理念,通过“执法记录仪+单兵作业系统”等科技手段实现外勤执法工作可留痕,推进执法行为“标准化、进系统、留痕迹、可追溯”。
法制审核严把关
为加强对重大执法决定的法制审核,河源海关充分发挥法制专家、业务骨干的专业优势,组建关区法制审核队伍。
法制审核队伍业务范围包括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政检查中涉及重大公共利益,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或引发社会风险,直接关系行政相对人或第三人重大权益,经过听证程序作出行政执法决定,以及案件情况疑难复杂、涉及多个法律关系等的行政执法行为。审核人员以行政执法程序是否合法、案件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合法充分、法律适用是否准确为重点内容,对行政执法行为进行全面审核,保证行政执法决定合法合规。
河源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建设,夯实执法基础,规范执法行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维护政府公信力,促进法治海关建设再上新台阶。(本报记者 方新苗 通讯员 郑莉 何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