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新闻

我市多方联动 助力紫金销售优质柑橘

凝心“橘”力 助农解忧

2022-02-16 09:25:03 来源:河源日报

ef004e8d5419702e928b23a9aab92860_p2_s.jpg

■昨日,8个“网红”团队在紫金县九和镇黄砂吉盛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同时开展直播带货。本报记者 杨坚 摄

1ac3e7d71cfd05f4c036dbc7bb5822f0_p3_s.jpg

眼下,正值柑橘成熟季节。驱车进入紫金县九和镇黄砂村,金灿灿的柑橘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漫山遍野的优质柑橘,一片丰收的景象。

紫金优质柑橘素有“岭南第一桔”“桔中之王”的美誉,“紫金春甜桔”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但受湿冷天气等影响,有250万斤熟果出现销路问题。连日来,此事引起多方关注,受到了省农业农村厅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

部门促销、企业订购、网红直播、商超选购……前、昨两日,紫金县多个柑橘种植基地收获订单。截至记者发稿止,已销售柑橘62万斤,加上之前销售的80多万斤,目前约110万斤待销售。

稳!政府为果农牵线搭桥

柑橘销售关系着广大果农切身利益,这一情况引起了省农业农村厅和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市委主要领导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要求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牵头建立专班,迅速行动,不断拓宽农户销售渠道。相关部门立即行动、迅速落实,研究制定紫金柑橘销路对策,最大程度保障广大果农利益。

14日,市有关领导率相关部门负责人深入紫金田间地头,听取果农意见,实地调研柑橘销路情况,并现场指导和制定对策。目前,已确定紫金柑橘促销计划和“十大”应对措施:成立促销工作专班,落实每日一报制度;迅速组织本市商超对接促销,并以“直播带货+电商平台促销+市内商超”的模式推动柑橘销售;组织果农加强与原有销售渠道对接,巩固传统销售渠道,确保柑橘在销售黄金期保质保价;组织对接外地果批市场、果商销售促销,拓展扩宽销售渠道;与深河指挥部对接,动员深圳各方支持;发动我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会、工商联、本地商协积极采购;组织市、县融媒体和自媒体加大对紫金柑橘的宣传力度,提升品牌知名度;压紧压实紫金县主体责任,主动出击,畅通销路;与河源邮政对接,强化物流服务;加强销售服务和销售数据统计工作,以最快速度销售柑橘。

昨日一早,市商务局召开大型商超对接销售紫金柑橘交流会,市商务、市场监管、农业农村及源城、东源、江东新区等单位有关负责人,沃尔玛坚基店、沃尔玛万隆店、广晟百货、丽日购物广场、嘉荣超市、永辉超市、佳信购物广场等企业代表进行面对面沟通,就采购、运输、品质等事项进行商讨,提出在大型商超设置专区专柜,助力销售工作。同时,参会大型商超负责人还建立了农超对接微信群,推动产销双方沟通对接,洽谈合作事宜。会后,各大商超主动联系紫金县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对接销售紫金柑橘工作。

此外,深圳市龙华区对口帮扶紫金指挥部、市农业农村局均发出倡议书,希望各帮扶单位、爱心企业和社会各界人士,充分利用帮扶单位优势,整合单位、组织资源力量,发挥消费帮扶作用,加强产销对接,积极购买,引导消费。连日来,深圳有关单位已经订购约6万斤。

赞!企业和“网红”倾情助力

“这里柑橘的果肉很好,品质也不错。”万绿河源·厨娘快线运营经理陈健辉说,希望发挥农产品电商平台的优势,把河源的优质农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

“我们计划先购买3000斤柑橘,用于企业员工福利和员工饭堂食用。”在九和镇黄砂村果场,万隆集团副总裁程晓彬说,作为本土企业,更要支持家乡农业产业发展。接下来,该集团将联系沃尔玛商超、万隆旗下业主小区等,助力紫金柑橘销售。

河源市农产品流动中心有关负责人江辉表示,该公司派车派人并带筐过来,先采购2000斤。“我们大概2到3天补一次货,保证果品新鲜。”江辉说。

线上销售可以满足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昨日,8个“网红”团队在紫金县九和镇黄砂吉盛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同时开展直播带货。这些有着百万粉丝流量的“大号”,为紫金柑橘销售集聚网络力量。

进入企业、商超售卖,需要农业检测报告等文件。对此,紫金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国康表示,将加强检测服务,及时出具相关文件,保证销售畅通无阻。

美!果农收单喜笑颜开

“批发要多少钱一斤?”“是什么样的包装?”“成箱能装多少斤?”昨日,随着购买商家的增多,紫金县九和镇黄砂吉盛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志勇忙得不亦乐乎。今年,他家果园大约产春甜桔100多万斤,春节前已卖出30多万斤。“看到政府为果农销售春甜桔牵线搭桥,对接下来的销售,我充满了信心。”张志勇说。

“义容镇青茂合作社40万斤柑橘已全部被预订。”昨日,张国康接到义容镇一果农电话,该果农表示,他家的柑橘将陆续运往广州番禺。

接下来,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将连同市县有关部门、各大商超、“网红”,继续助力柑橘销售;果农在保持与原有销售渠道沟通对接的同时,争取拓展新的销售市场。

对于接下来农产品的销售,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充分利用好此次参与销售活动的资源,一方面协助果农种好果,做好服务,另一方面搭建好信息服务平台,借助“12221”市场体系建设和数字农业,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农产品进行推介,进一步深化、拓展、提升线上线下销售模式,推动我市农业市场化、数字化、食品化一体化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本报记者 王亚娇 田红秀 方新苗 特约记者 黄从高 ■制表:黄剑锋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