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图书馆开展寒假系列培训活动
以文化人服务青少年
比对着字帖,苏湍斌一笔一画地认真临摹着《早发白帝城》,这是书法寒假班最后一节课的作品,他想写得比前几节课都要漂亮。源城区金沟湾小学二年级学生苏湍斌是市图书馆的忠实粉丝,当然不会错过馆里举办的这个活动。
昨日,市图书馆开展的寒假系列培训班结课。这是该馆开展的阅读推广活动,也是该馆充分发挥公共文化资源作用,服务当地青少年的项目之一。
培训课一位难求
学书法还学古诗词
为了丰富青少年的假期文化娱乐生活,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该馆结合春节这一传统节日,策划开展了礼仪、书法、国学、围棋、象棋、编程等主题培训班。“我们好不容易才抢到名额。”市图书馆策划的文化活动向来是一位难求,源城区公园东小学三年级吕欣彤的母亲谢女士为了帮孩子“抢课”,还根据开放时间提前调好闹钟。
吕欣彤自两年前参加了市图书馆发起的“21天阅读打卡”活动之后,便喜欢上了馆里的各类阅读推广活动。受其带动,妈妈和弟弟也成了图书馆的“常客”,谢女士也在陪孩子共读中收获阅读乐趣。“寒假里我上了10节书法课,现在再看我写的字,比以前工整好看多了!”吕欣彤兴奋地告诉记者,自己在书法课上还学会了好些古诗词,此外她还报名参加了围棋培训。
市图书馆中文借阅部负责人表示,此次系列培训班跨越整个寒假,不仅为部分双职工家庭的孩子提供了好去处,还让孩子们在乐中学、学中乐,度过一个平安、祥和的寒假。
活动激发阅读热情
满足人民文化需求
来自河职院的苏娜是书法课的授课老师。“练字练心,人正字正。”苏老师坚持将做人做事的道理融入课堂教学中,引导孩子们能像写字一样认真努力、诚实诚信。苏娜认为,市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代言人”,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上不遗余力。
市三小四年级学生罗思程参加的是编程培训班。罗思程父亲表示,家人都支持孩子来图书馆,培养孩子爱阅读的习惯,在互动活动中获得知识、增长阅历。
近年来,市图书馆面向各类社会群体尤其是青少年群体,开展了讲座、展览、培训等阅读推广活动,不断满足着市民的多元化需求,已成为市民“最热打卡点”之一。2020年度《广东省全民阅读指数报告》显示:河源的全民阅读指数上升为全省第11,其中图书馆的阅读活动激发了市民阅读的热情。 (本报记者 邹茹玉 通讯员 曾美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