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红十字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廖伟梅:
心怀大爱倾情奉献
■廖伟梅(左一)为市民量血压
■文/图 本报记者 周慧荷
“你的血压有些偏高,要多注意一下”“你有没有觉得不舒服的地方”……记者见到廖伟梅时,她正在源城区鳄湖公园志愿者驿站为过往的市民量血压。
廖伟梅是市红十字志愿者公益宣传服务队副队长。她从事志愿服务7年来,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积极参与救灾救助、公益宣传、扶贫济困、社区慰问、无偿献血、爱心助学等志愿服务活动,累计服务时长达2700多个小时,先后获得河源市红十字会优秀志愿者、源城区创文工作志愿服务先进个人、源城好人、源城最美志愿者等荣誉。近日,廖伟梅被评为全国红十字志愿服务先进典型。
一次受助
让她与红十字结缘
几年前,廖伟梅带着小孩到车站乘车回婆家,手里拎着大包小包,在她感到吃力的时候,身旁走来一位志愿者大姐,贴心地询问廖伟梅是否需要帮忙,并递给她一杯暖暖的姜茶,利落地帮她拿行李。志愿者的热心举动让廖伟梅备感温暖。正是在这位大姐的影响下,廖伟梅主动加入了市红十字志愿者队伍。
2020年初,廖伟梅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参加了市红十字会的抗疫物资搬运工作,与志愿者一起在驿站及社区开展疫情防控科普知识宣传,给群众发放防护手册和宣传单,提高群众自我防护意识,并下乡协助村干部在交通路口卡点开展测量体温、信息登记、疫情防控知识宣传等工作。
“现在当我去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时,经常会有老人小孩看到我就喊‘红十字志愿者又来做好事了。’我觉得自己的付出逐渐得到了市民点赞,心里感到很欣慰。”廖伟梅笑着说。
倾情奉献
收获爱与快乐
谈及让廖伟梅印象最为深刻的一次志愿服务,是在2017年9月的一天。当时,她与队友在市汽车总站做志愿服务时发现两位行动不便的老人,经询问了解后得知老人要去梅州市看病。老伯因为腿脚不方便需要拄着拐杖才能行走,老奶奶腰间盘突出行动困难。考虑到两位老人年岁已高,又没有家属陪同以及去到梅州人生地不熟等诸多因素,她与队友们商量决定联系梅州当地志愿者,由两地志愿者共同联手为老人解决困难。
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联系和沟通,一个由两地志愿者帮扶行动不便老人看病的方案出来了。河源的志愿者负责送老人上车,梅州的志愿者负责接站和护送老人到医院看病和护理。两名老人从梅州返回河源时,廖伟梅和队友一起去车站接老人,并背着老人上楼回到他们的家。
“我们走的时候,两位老人还不停地在家门口感谢我们。那一瞬间,我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廖伟梅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志愿服务,在帮助别人的同时,她也收获了爱与快乐。
带领队员
传递社会温暖
廖伟梅是红十字志愿驿站项目负责人、源城区鳄湖公园志愿驿站站长。她坚持每天(包括节假日)组织安排志愿者在源城区鳄湖公园志愿驿站值班,为市民提供图书阅览、免费饮水、借用雨伞、行路指引、旅游咨询、乘车咨询、法律宣传等志愿服务,每个月最少3次在鳄湖公园驿站开展免费测血糖血压、心肺复苏应急救护现场培训等便民服务。
在廖伟梅的带领下,源城区鳄湖公园志愿驿站累计参加活动的志愿者达到3700多人次,志愿者服务时数达2.43万多小时,服务群众达8.5万多人次。此外,廖伟梅还为各类公益活动筹集爱心善款10多万元,组织开展了社区探访、福利院慰问、敬老助残、扶贫济困、交通文明劝导等活动100多次。
作为一名志愿者,廖伟梅始终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作为自己的行动宗旨。她表示,今后将更加积极参与志愿活动,为广大群众提供便民利民服务,做到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以实际行动让志愿服务开出更美丽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