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新闻

和平彭寨百亩撂荒地焕发新价值

巨型稻收割 亩产600公斤

2021-12-20 09:45:09 来源:河源日报 王亚娇

07ae43800e935a8b884fda943e89fa0a_1220001_005_01_s.jpg

昨日,和平县彭寨镇和平粮仓彭寨基地内,收割机轰轰作响,近百亩巨型水稻被收割。 本报记者 肖斌 摄

○本报讯 记者 王亚娇 昨日,和平县彭寨镇和平粮仓彭寨基地内,收割机轰轰作响,近百亩巨型水稻正在被收割。这也是我市首次尝试种植巨型稻,每亩产量约600公斤。

“由于土地已撂荒十多年,播种时间也比正常的晚了一个多月,基地投入了包括生物肥料、大型无人机智能装备,并由生物专家团队、农业专家团队等进行科学管护,才能有今天的收获。”基地项目组组长邓运生说。

和平粮仓彭寨基地由深圳市中创建能控股有限公司(下称中能建)投资建设,于今年7月下旬正式与和平县彭寨镇各村签订协议,发展现代农业产业,目前已经流转土地3000余亩。昨日收割的近百亩水稻种植在彭寨镇兴隆村。“中能建和兴隆村合作成立了股份公司,采用订单式、配额式的方式进行种植和生产,基地收益将参照占股比例进行分成。”邓运生说,今年收割的水稻将直接供给中能建集团,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明年再来,村里就会不一样了。”彭寨镇兴隆村党支部书记余惠浓说,村里已经和中能建签订协议,流转了1100亩土地,明年年初将开始土地平整工作,撂荒的土地将全部利用起来,不仅增加了农户的收入,还能带动乡村快速发展。

兴隆村种植的巨型稻,用微生物菌剂替代传统的化肥和农药。现场,工作人员收集了两大袋的秸秆,准备带回深圳进行化验。深圳合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林大淇表示,前期是通过对兴隆村土壤和水化验后配备的微生物菌剂,这次对秸秆成分化验后,将制作出更适合当地微生物环境的微生物菌剂,实现增产增量,提高品质。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