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市场监管局不断提升食用农产品快检水平
强化食品安全监管 督促主体责任落实
食用农产品快检工作被列入今年省政府、市政府“十件民生实事”和市场监管部门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主题内容。市市场监管局持续推进和巩固农贸市场食用农产品快检工作,提升食品安全水平。
为抓好工作落实,不断提升食用农产品快检水平,市市场监管局精心部署,深入一线开展专题调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印发工作方案,组织召开专项工作推进会。多次随机到各县区抽查督导工作落实情况,及时通报督导检查发现的问题,深挖根源、找准症结、抓好整改。创新监管工作机制,邀请“两代表一委员”参与食品安全监管,取得良好成效。对照工作要求,补齐短板、优化举措、精准发力、狠抓落实。强化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管,督促主体责任落实,提升全市食用农产品快检水平。
截至今年12月1日,全市共完成食用农产品快检143908批次,占全年任务数的97.49%(其中蔬菜128624批次、水产品10278批次、畜禽肉蛋类5006批次),合格率为99.43%(其中蔬菜合格率99.42%,水产品合格率99.42%、畜禽肉蛋类合格率99.48%),处理不合格食用农产品1719.64公斤,有效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的“菜篮子、果盘子、米袋子”质量安全。
优化硬件设施
提高快检效率
针对我市快检工作存在资金投入不足、快检设备落后等问题,今年市及县区政府高度重视,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快检基础条件,更新快检设备,提高检查效率,充分发挥食用农产品快检筛查的“过滤网”“防火墙”作用。
今年各县区多地新建或改建实验室,更换快检设备,完善市场公示显示屏。如源城区新快检实验室于3月建成使用,总面积达200多平方米;龙川县快检实验室于7月份全面翻新,极大地提升了快检实验操作环境。各县区均新购农残检测仪、离心机、水浴锅、氮吹仪、移液枪等检测设备、辅助设备,有的还建立了专用试剂冷藏库,大幅提高试剂存取的便利性,实现智能精准化管理,不断提高快检实验室的工作效率。源城区还建立快检公示系统,在农贸市场设置快检滚动显示屏,监管人员实时监控掌握快检结果公布情况,确保按时准点准确将快检结果告知群众。全市各县区通过加大快检实验场所和设备的投入,促使整个硬件环境有了质的提升,快检实验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不断提升。
扩大快检范围
推动应用发展
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省有关农贸市场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工作方案要求,按时保质保量完成省定工作任务,持续保障农贸市场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
同时,我市还在省定快检市场数的基础上进行扩面,如源城区在原有15家列入省定快检农贸市场的基础上,主动增加了10家符合条件的农贸市场开展食用农产品快检,同时还有12家超市、21家学校食堂也列入食品安全风险预警范围,及时掌握超市、学校食堂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对存在食品安全风险的,各基层监督所通过风险预警信息进行快速反应、及时处置。东源县在原有省定5个农贸市场的基础上,主动增加了7个乡镇农村农贸市场列入县食用农产品快检范围。紫金县以14个市场监管所为单位,在规模较大、消费比较集中的市场、商超开展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通过不断完善快检机制,更有力地保障边远农村地区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各县区还充分利用快速检测车辆,到乡镇走村串巷开展“你点我检”活动,免费为群众快速检测家门口种植的蔬菜农残量,让农村群众充分了解农残的毒害性和快速检测的便利性,大力宣传食品安全知识,构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
完善快检制度
强化工作督导
针对督查发现部分县区存在的快检工作制度落实不到位、操作不够规范等问题,市市场监管局以问题为导向,以目标为牵引,要求相关县区市场监管局抓好整改,对第三方服务机构进行约谈,对存在漏洞进行再排查再整改,强调以制度约束人、以规范管理人,建立严密的质量管理体系,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提升。同时要求加大对第三方机构快检工作的监管力度和检查频次,严格落实质量控制相关要求,加强快检设备维护、快检试剂的验收和出入库台账管理,强化日常监管。
通过快检工作督导,各县区市场监管局的快检管理工作有了明显的提升,实现了以制度管人、按流程办事,确保了食用农产品快检工作质量。
优化工作流程
提升快检水平
为切实提高快检的时效性、准确性,及时筛查发现不合格食用农产品,公示快检信息,依法处置不合格食用农产品,各县区进一步加强对快检规则的研读,不断优化快检流程,提高快检效率。
通过规范快检资料台账管理,做好抽样、检验、留样、结果和公示照片记录,准确填写和妥善保存相关信息记录,确保快检台账的规范性、完整性、连续性、真实性、可溯性,严防追溯链条缺失。优化采样措施,强化过程控制,以推动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切入点,各县区市场监管局切实提高快检效率,限定结果公布时间节点,部分县区已实现每天在农贸市场公布快检结果,尽快让群众知晓快检结果。强化对快检不合格食用农产品处置,防止不合格农产品回流市场。强化部门联动,将每次快检发现不合格食用农产品情况准确及时通报当地农业农村部门。(本报记者 张伟燕 通讯员 张奕聪 黄永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