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深高铁和平北站配套项目工程正加紧推进
和平北站站房设备正在调试
赣深高铁和平北站正在进行站房设备调试 本报记者 冯晓铭 摄
□本报记者 梁驱远 冯晓铭
赣深高铁通车在即,河源各大高铁站点的建设进度成为了市民关注的焦点。昨日,记者实地探访了赣深高铁南下入粤第一站、位于和平县阳明镇均联村的和平北站。和平北站“两路一广场”项目建设正加紧推进,站房已全面完工进入设备调试阶段。
“两路一广场”
将成城市新亮点
驾车穿过四通八达的村道后,眼前的视野豁然开朗,挖掘机、压路机、混凝土搅拌车等施工设备映入眼帘,工人们干得火热。这里便是和平北站“两路一广场”项目的施工现场。
“站在站房大门往正前方看,东边的道路叫站前大道,是城市的主干道,长1.016公里。站前广场右边的纬二路则是城市次干道,长1.235公里。”中铁五局“两路一广场”项目总经济师郑新荣介绍,“站前广场总面积6万平方米,分为北停车场区和中央景观广场区两个区域,如今道路、桥涵、给排水、景观绿化等工程正在按计划推进。”
据了解,和平北站“两路一广场”项目是赣深高铁和平北站周边规划建设的重点项目,项目的建成将进一步完善和平县“高铁时代”交通路网格局,并将积极推动和平县经济社会发展。
站房设计藏着“客家”心思
矗立于均联村的和平北站站房以“入粤古郡,客韵新生”为设计理念,屋顶设计源自圆形围龙屋的飘逸形态及方形围龙屋的方正形态,两种形态在空间中结合形成具有识别性的客家建筑符号。
走入候车大厅,记者看到,传统空间的木构架被抽象出来,放在大厅空间的吊顶正中,并以现代的材料钢构件表达出传统空间的结构韵律。同时,候车大厅在内部空间侧墙设计上,还结合了现代的建筑方式来体现古时客家建筑“高墙细窗”美感。
“除了座椅安装和零星的收尾工作外,和平北站站房已全面完工,售票、检票等各种设备也已安装完成,正在进行调试。”和平北站总工程师李鹏亮说。据悉,和平北站为线侧下式站房,规模为2台4线,站房总建筑面积9900多平方米,高峰期每小时发送量可达45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