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深高铁河源北站交通枢纽及周边配套设施建设如火如荼
站房进入收边收口阶段
■赣深高铁河源北站站前广场正在紧张有序施工本报记者 冯晓铭 摄
○本报讯 记者 梁驱远 记者昨日获悉,赣深高铁广东境内海拔最高的一个站点——河源北站交通枢纽及周边配套设施建设项目推进有条不紊,站房已进入收边收口阶段。
昼夜施工抢抓工程进度
河源北站(东源站)位于东源县黄田镇,是衔接赣深高铁与地方的联系纽带。在河源北站交通枢纽及周边配套设施建设的“主战场”,挖掘机、渣土车等施工机械不断运转,施工人员干得火热。
河源北站交通枢纽及周边配套设施建设项目规划总投资14.88亿元,建设规模1051.73亩,建设内容包含综合枢纽工程及市政配套工程。其中,站前广场及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总用地面积98亩,建筑面积10.5万平方米,包括站前广场、长途客运站、公交枢纽站、游客集散中心、地下出租车场、地下社会车场、非机动车场、内循环道路、综合交通枢纽中心、东源文化展示中心、污水处理厂及配套商业等功能设施。高铁小镇建设工程占地面积6.0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规划建设特色商业配套、酒店等开发项目。
据河源北站交通枢纽及周边配套设施建设项目经理林亿江介绍,截至目前,站前广场土方、挡土墙基础支护桩基本完成,停车场已初步成型;三条接驳线正在抓紧施工,项目总体进度约70%。“现在整个工地的施工人数在800人左右,后续将持续增加至1300人到1500人,机械设备也会加大投入,通过昼夜施工抢抓进度,力保通车前完成配套设施建设任务。”
站房进入收边收口阶段
河源北站以“客家名郡,东源门户”为设计理念,从外观上看,一座四四方方的房屋拔地而起,灰瓦白砖间交替着玻璃幕墙,透露着一种简约之美。
走进站房内部,记者看到室内墙面均采用竹节状石材,增加墙面的错落感,凸显山石、竹林等自然景观的丰富层次,展现岭南建筑的多元。“目前,河源北站站房主体工程已完工,正进入收边收口阶段,检票闸机、自动售票机等设备已安装完成,配合联调联试。”中铁建设河源北站项目部现场技术员石路成表示。
河源北站建筑面积9997平方米,结构为地下一层、地上两层,主体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因海拔较高,该站被称为“山顶”上的高铁站。车站规模为2台4线,站台长度450米,站房两侧设有3座生产生活附属房屋。
河源北站投入使用后,将与河源东站形成南北交相辉映的交通格局,进一步优化河源“融深”“融湾”快速通道,为“示范区”“排头兵”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交通运输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