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道德模范高勇军:
用爱心温暖需要帮助的人
■高勇军为农村留守儿童普及造血干细胞和地贫知识
■文/图 本报记者 苏勇军
近日,市红十字会等爱心单位联合在紫金县蓝塘镇博雅小学开展“童心行”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活动,市道德模范、志愿者高勇军与当地留守儿童积极互动,孩子们听他讲故事,与他一起做游戏。
高勇军自2007年加入志愿者队伍以来,积极参与各项志愿服务活动,努力用爱心去温暖每一个有需要帮助的人。
无偿献血救人
帮助流浪人员回家
热心公益,热血助人。高勇军是我市应急献血志愿者,只要患者有需要,他就会毫不犹豫撸起袖子上。前不久,高勇军正在银行排队办事,接到市中心血站电话,称有患者急需B型血小板,他二话不说,立刻赶往血站进行捐献。
高勇军深知,一人献百次,不如百人献一次,更多人参与到无偿献血中来,才能挽救更多生命。于是,他每次献血后都会在微信朋友圈发照片,告诉朋友科学献血无损健康。同时,他积极组织并参与无偿献血宣传活动,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和支持无偿献血。
在高勇军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市民加入了无偿献血的队伍。从捐献全血到捐献成分血(血小板),截至目前,高勇军在我市的献血次数已达62次,先后荣获国家“无偿献血志愿服务五星级志愿者”“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全国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奖五星奖”“全国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奖终身荣誉奖”等称号。
从2012年开始,在每年冬天来临之际,高勇军都会走上街头,为流浪人员送上被子、食物,并帮助他们寻找家人,甚至还掏钱买票让他们坐车回家。截至目前,他已帮助26名流浪人员顺利踏上回家之路。
普及造血干细胞知识
关爱地贫儿童
2014年,由于身边志愿者家中有患地贫的孩子,高勇军开始关注地贫儿童这一群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根治地中海贫血的最佳方法。高勇军除了自己早早登记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外,他还积极走进大、中专院校,积极普及造血干细胞和地贫知识。
获评市道德模范后,高勇军表示,他身上多了一分责任,将一如既往地做好公益事业。每次站在宣讲台上,高勇军都会说:“大家好,我是市道德模范,也是一名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他希望通过市道德模范这个身份,让更多的人信服并加入到造血干细胞捐献队伍,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地贫,避免生出重型地贫患儿。
高勇军积极关注地贫儿童,每年都组织慰问地贫儿童活动,为陷入困境的地贫家庭筹集善款。2019年,市民江国东的地贫女儿需要高额手术费进行骨髓移植手术。高勇军与其他志愿者四处奔走,积极筹集善款,最终为其筹集了20万元。
高勇军表示,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走在公益的道路上,带领更多的人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用爱心温暖需要帮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