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后医生回乡坐诊
“骆医生是国内顶尖专家,他就在河源坐诊,现在看病不用去广州,实在太好了!” 9月12日是星期天,源城区人民医院肛肠外科候诊区排队的患者比平常更多,其中还有从外地过来看病的。源城区的李先生就是慕名到该院找骆医生看病的患者之一,当天看完病后,他如此感慨。
李先生提到的骆医生名叫骆衍新,是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下称中山六院)结直肠外科副主任。骆衍新是一名“80后”,龙川人。考入中山医科大学后,他一路从本科、硕士读到博士,从中国读到美国,最后成为教授、博士后导师,是全国有名的胃肠肛门领域诊疗专家,先后获得过“珠江科技新星” “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科技创新拔尖人才”“吴孟超医学青年基金奖”等。
2017年11月,骆衍新与源城区人民医院合作,每隔一周抽出周末的其中一天,到源城区人民医院坐诊,并不定期为河源患者进行手术,通过分享自己的经验,带动该院各科室的发展,为河源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贡献力量。
治疗河源百余名直肠癌患者
因擅长胃癌、结肠癌、直肠癌等规范化外科手术,专业能力过硬,深耕行业领域多年,骆衍新在业界知名度很高。在中山六院坐诊时,就有许多全国各地的患者慕名前来,希望他能做自己的主治医师,以至于他的住院病床始终非常紧张,有些患者甚至要排队半个月以上。
“虽然有很多医院邀请我,但源城区人民医院的务实态度、中山六院帮扶基层医院的初心、我自己的家乡情怀最终让我选择了河源。”在被问及为什么选择与河源的医院合作时,骆衍新这样说。来到河源坐诊后,骆衍新把他的经验也带到了河源。他说,他目前采用的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根治术是微创手术,属国内先进技术。手术造成的创口小,患者恢复快,不仅能救命,还省时高效。
2017年至今,骆衍新先后为河源百余直肠癌患者进行了腹腔镜微创手术,其中70岁以上的患者有16人,患者中最高年龄为85岁。
河源出台人才方案欢迎“雁归源”
日前,记者在骆衍新的坐诊办公室看到,办公室内除了看病的患者,还有2名医生围坐在骆衍新旁边,一边详细聆听骆衍新与患者的交流,一边做着笔记。
“现在骆教授在我院每个月最少要做两台手术,最多的时候要到6台左右,他来院里坐诊也极大提升了院内其他医生的水平。”源城区人民医院肛肠科主任何玉峰说,骆衍新受聘源城区人民医院后,除了坐诊,还主动分享自己所学、所长,通过传帮带的形式极大带动了该院相关科室的发展。目前医院肛肠外科团队的医师,已全部能够自主开展腹腔镜下直肠手术,患者治愈率、满意率逐年提升。
骆衍新是近年来情系家乡、还巢归雁群体的缩影。近年来,越来越多像骆衍新这样的高层次人才以各种形式回到河源,帮助河源各行业领域快速发展。这个群体也得到了市委组织部等部门的极大关注。为鼓励更多河源籍乡贤返乡就业创业、贡献才智,今年7月,我市出台人才开发三年行动方案,大力实施“雁归源”人才行动,将在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各级设立“雁归源”服务机构,建立“雁归源”数据库,开展“雁归源”系列服务活动,推动市县建设“雁归园”,为雁归人员提供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服务。
(本报记者 刘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