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新闻

我市全力推进污染防治精细化差异化监管改革

提升生态环境核心竞争力

2021-10-11 09:23:45 来源:河源日报

■本报记者 陈鹏 通讯员 邱艺锐

污染防治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中,我市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工作要求,将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全市重大政治任务和重大民生任务抓紧抓实,全力推进污染防治精细化差异化监管改革,持续巩固提升生态环境核心竞争力。

环评审批更简

服务更优监管更严

市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项目是省、市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和中央环保督察的重点项目,经公开招标,河源市康源环保技术有限公司取得该项目的特许经营权,建成后日处理量达20吨。“市生态环境部门通过提前对接、主动服务的方式,对该项目的环评报告书编制、审批给予全程指导。”该公司总工程师曾威告诉记者,在项目推进过程中,该公司还采取技术评估与部门审核同步开展的措施压缩审批时间,使项目在最快的时间获得环评批复,为加快项目后续建设及投融资等方面做好前期保障。

“70%以上的项目可通过备案完善环评手续或者豁免环评手续,97%以上的环评审批类项目由县区审批。”市生态环境局行政审批科副科长李玲说,我市在环境影响评价领域开展了一系列改革,其中除了加大环评审批放权力度外,还进一步提升环评审批效能,承诺办理时限比法定办理时限减少96%;取消了所有“前置条件”和“兜底限制”,实施非要件容缺受理;申请资料也从8项减少为3项。同时,进一步优化审批服务,制定实施方案,使环评审批更简、服务更优、监管更严。

污染防治精细化

差异化监管更顺畅

“源头抓好了,污染防治精细化差异化监管也就更顺畅了。”市生态环境局政策法规科二级主任科员何秀娟告诉记者,市生态环境局高度重视改革工作,第一时间对改革任务进行细化分解,印发了改革工作任务分解方案,同时通过召开工作会议,听取各任务科室汇报任务进展情况,以便更及时地掌握进度,确保各项改革措施按时间节点推进。

“在推进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体制改革方面,截至9月底,已完成110个排污许可证、60个排污许可登记表质量抽查;在入河排污口设置管理方面,优化审批时限,由法定办结时限20个工作日缩减至1个工作日办结。”市生态环境局总工程师谢立忠说,该局通过推进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体制改革、制定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清单及强化排污许可执法、入河排污口设置管理,全力推进污染防治精细化差异化监管改革任务的落实。

谢立忠还表示,将按照改革任务的目标、时间节点,实行挂图作战,加强对改革进展情况的汇总梳理,做好台账管理,确保各项改革任务按时完成,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持续巩固提升我市生态环境核心竞争力。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