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新闻

我市持续深入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治行动

清除“四害”保障市民健康

2021-10-01 19:23:07 来源:河源日报 许竞楠

hyrbs1001002_001_01_s[1].jpg

■在市体育馆旁的公园内,消杀专员对绿植树木喷洒药剂。 许竞楠 摄 

○本报讯 记者 许竞楠 我市高度重视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通过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统筹治理城乡环境问题,并坚持实施以环境治理为主的病媒生物综合管理,使市区“四害”密度控制在国家标准范围之内,将媒介生物性传染病暴发与流行的危险降低,保障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为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贡献力量。

据不完全统计,自去年10月以来,我市对公园、绿化带喷杀药剂覆盖约197.08万平方米,完善补充公共场所毒鼠屋11841个、防蚊闸5063个。

定期做好环境“大扫除”

整治清理病媒滋生场地

今年2月,我市印发《河源市2021年迎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划分了责任归属、分配了具体任务,为确保落实迎国卫复审工作和统筹治理城乡环境卫生打下坚实基础。同时,我市迅速组建了迎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城市管理、市场管理、社区管理、医疗卫生、病媒控制5个工作专班,并抽调市、区直单位18名工作人员组成综合协调组与督查组,抓牢迎国卫复审工作中统筹协调和监督检查环节,进一步完善形成条块结合的管理机制。呼吁全市各行业各单位每周自觉开展对划分责任区域至少一次的大清洁大扫除行动,合力清理积存垃圾、病媒滋生地,整治隐蔽卫生死角,维护生活生产环境的干净整洁。

自去年10月以来,市病媒控制中心主动开展病媒生物防制活动,做好“除四害”工作,对公园、绿化带喷洒药剂覆盖约197.08万平方米,完善补充公共场所毒鼠屋11841个,重点场所周边道路下水道防蚊闸5063个,覆盖市区31条主干道,覆盖率达95%,为市区68座厕所完成全面清洁消杀3次等。认真落实重点场所每日一消杀,公共场所每月进行一到四次喷杀、每天一补药,为大型水库、小积水建档立卡,对无法处理的水体按1%比例、每隔15天投放一次药剂,抑制蚊虫幼虫滋生,有效将病媒生物密度降低至国家标准内,减少病媒生物对人体的危害。

落实网格化管理

和督察整改治理

今年以来,源城区采取疫情防控网格划分方法压实责任,重点落实市场及市场周边、城中村、城乡接合部、背街小巷的网格化管理整治工作,动员镇(街)、市场、城管等执法工作人员,依照早7晚10严管制度,强化“门前三包”、路长制、环卫清扫保洁等责任工作,进一步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今年2月以来,市国卫复审办组织4个督查小组,划分老城片区、源西片区、新市区、江东新区与河源高新区4个片区,每日持续开展卫生整治督查行动,尤其针对我市病媒生物密度高和小旅馆、小理发店、小浴室、小歌舞厅等“四小行业”管理不到位等问题,严格对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强化卫生监督执法检查,将督查发现的问题反馈给各有关县区和市直有关部门,督促各有关县区和单位整改落实。

今年4月,市国卫复审办召集源城区及市直有关单位进行研究部署,制定了《市区除“四害”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全面集中开展了除“四害”专项行动。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