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观察团实地巡访共享单车停放问题
上街“找茬”,喊话市民文明出行
■本报记者 邹茹玉
8月25日至27日,河源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市民观察团实地巡访,走上街头就市区共享单车乱停乱放问题“找茬”,劝导市民养成文明出行习惯,喊话运营单位及相关职能部门完善机制,加强监管。
现场:乱停乱放随处可见,
文明劝导带动市民
为期3天的“共享单车乱停乱放”专题实地巡访中,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记者、志愿者、市民代表及市创文办工作人员组成的市民观察团,先后到河源文化广场、河源客家文化公园、坚基购物中心、河源火车站、市汽车总站等10多个点位进行巡访。
通过巡访发现,有些地方如河源文化广场,在体育馆外围的停车场里,有一排画好白线小方格的共享单车停放车位,现场的单车基本都按照规定的车位摆放整齐。停放较为规范的地方还有河源客家文化广场南门、市汽车总站对面、老城中山广场外围等处。对此,市民观察团成员纷纷点赞。
而其它大多数巡访点均存在共享单车乱停乱放的现象。在河源火车站周边,共享单车数量较多,乱停乱放现象较严重,短短10米左右的距离,就有5辆共享单车停到了机动车道。在新城客运站,市民观察团还发现有未上牌违规投放的共享单车,还有一辆共享单车车牌被人为卷起。巡访途中,在路边的人行道、绿化带中间空地上,时而还能见到一些“形单影只”随处停放甚至“躺”在路沿上的单车。
每到一处,市民观察团都对共享单车是否在规范区域内、是否依序摆放以及上牌与否、车辆损坏与否等问题进行观察,发现共享单车乱停乱放的,市民观察团成员一边记录发现到的问题,一边合力将单车抬到集中停放点。就在市民观察团对火车站周边机动车道的共享单车进行归位时,一名市民还是把共享单车往机动车道一放,准备离开。“请往共享单车停放区停车,文明出行,谢谢合作!”在市民观察团的文明劝导下,该市民略显尴尬地将单车骑到人行道并放在规定位置。
声音:停车贪图一时之快,
影响他人出行
近年来,共享单车逐渐走进河源市民生活,为群众出行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受到市民欢迎。但共享单车乱停乱放问题日益凸显,给群众出行带来不便及安全隐患。
在河源客家文化公园西门附近、河源市图书馆门前的一处人行道上,满满当当地停放了几十辆共享单车。而在50米不到的地方,就有两排画好线格的单车停车位。尽管有附近商户在旁竖立了“禁止停放共享单车”的牌子,但形同虚设。“这些单车乱停放,导致其它车辆无法停进停车位,行人也要绕道走,很影响我们的出行。”在附近餐厅上班的温先生向观察团反映,共享单车运营商的定点位置有误,是导致这类“乌龙”情况的原因之一。
一位正在使用共享单车的市民向先生认为,将车子停在规定区域内,不影响他人出行,骑车不看手机等,应该是市民的基本素质。“但有些人文明意识不够,随处停放,不仅杂乱无章,也给后面的人带来使用不便。”
呼吁:自觉与监管同时到位,多方合力共建文明河源
在市汽车总站对面某个单车停放点,张先生通过手机检索,发现自己骑来的小彬出行停放点不在此处,而要再往前走100多米的位置,于是他按照手机导航继续向前。“停车点离目的地约行5分钟左右,都是可以接受的。”观察团成员、市民代表陈玲玲及其身边的朋友也常有骑行共享单车的经历,但有时目的地离单车停放点实在太远,致使他们不得不放弃这一低碳出行方式,而选择打车。
据了解,目前批准入驻市区的共享单车运营商有4家,品牌分别为美团单车、哈啰单车、小彬出行和人民出行,投放总量为1万辆。在巡访过程中,观察团成员们提到了诸如按区域而非距离进行收费的不合理、停放点不够、定点位置有偏差、有点无车、故障车未及时检修等问题。“这些是间接导致单车乱停放的原因。”陈玲玲认为,单车运营方如在点位投放、收费、检修等方面提供更人性化、更合理的服务,共享单车将更能体现其便民的特质。
“城管部门作为主要监管方,在引进共享单车的同时,也要监督管理好。”观察团成员、市人大代表张青希望监管部门、运营公司、市民能一起关注单车停放问题,人人参与。“每一人都应该是文明河源的表率。文明出行、文明使用共享单车需要每一位市民的监督和参与。”市民观察团成员、市政协委员廖辉彪希望各相关单位能重视此事,做好共享单车停车位规划问题,加强整治,加大宣传力度,督促企业做好管理工作,引导全民以实际行动支持河源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共同助力河源创建全国文明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