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把脉,部门支招——
需转变教育理念 轻松假期更健康
近日,朱女士从连平老家将女儿小雅接回市区,打算让孩子在开学前收收心,对其暑假作业查漏补缺。小雅这两天则一个劲地拉着妈妈讲述在老家的趣闻趣事,回味着村居的各种新奇、穿梭在田间山路的小动物、帮婶娘做农活的成就感以及新交的好朋友……朱女士发现,在这个没上培训班的假期,孩子过得很开心,也更充实。
经过近一个月的“热议期”,社会各界包括校外培训机构从业人员、学生家长均开始等待着“双减”政策尽快落地。教育界专业人士认为,“双减”政策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应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作为教育主阵地的学校,如何提升校内教学质量、科学合理地开展好课后服务,将是10多天后秋季开学首要面临的一大课题。
河源实践:结合本地实际
严格落实“双减”
前日召开的全市2021年秋季学期开学暨“双减”工作部署电视电话会议明确提出,将强化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充分发挥学校主体作用,严格落实“双减”工作。据了解,在中央“双减”发文后,我市教育部门迅速行动,在转发上级政策要求、督促校外培训机构贯彻落实的同时,也结合本地实际,积极研究具体方案。
以源城区为例,源城区教育主管部门上月就已发文,进一步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严禁无证办学(所有教育培训类机构均需同时取得营业执照和办学许可证);严禁超前超期预收费(收费时间跨度不得超过3个月或60个课时);严禁超纲超前教学;严格规范师资条件;严禁虚假广告宣传等。7月26日,该部门发布公告:不再审批新的中小学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不再审批新的面向学龄前(3岁至6岁)儿童的培训机构。
8月13日,省教育厅发文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机构改革的停课时间和学科类型区分,我市进行了转发并督促执行。文件要求,自8月15日起,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面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含家长)销售周末、寒暑假、国家法定节假日的课程、课时包;已经销售的,要将课程调整至周一到周五的晚上或者线上答疑等形式妥善处理。
部门支招:不折不扣执行
向新领域转型
不再审批中小学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周末、节假日和寒暑假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机构不得开课,这是目前市民关注的两个焦点。“这意味着以后此类培训机构只减不增。”源城区教育局民管中心负责人史冬开分析认为,出台“双减”政策,旨在给校外培训降温,缓解家长焦虑,把更多课余时间还给孩子,让孩子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新政的出台将有利于行业的良性发展,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史冬开建议,各校外培训机构要不折不扣地执行政策,学科类培训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向非学科类培训转型,如美术、书法等,或者尝试开设培养创新意识、动手实践能力的新领域如人工智能等培训项目。
对于部分依然有学科补习需求的家长来讲,“双减”政策对他们影响最大的在于培训时间的调整。王女士这个暑假为孩子在某培训机构报了英语拼读课程,准备秋季续报。她表示,能接受周五晚上上课的安排。
专家建议:转变升学观念
健康成长最重要
“双减”政策尤其受到教育界人士的关注。河源职业技术学院隆师学院院长杜伟祥认为,该政策通过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能有效缓解家长焦虑情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
杜伟祥认为,学生得到减负后,可以有更多的时间阅读课外读物,开阔视野;有更多的时间参与家务劳动,树立劳动意识;有更多的时间参加文体活动,为“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创造条件。
“健康成长才最重要,没必要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杜伟祥建议,家长要慢慢转变升学观念,读高中或读中职,孩子一样可以有出息,何况现在中职到本科的升学路径是打通的。
杜伟祥的建议与不少家长的观点不谋而合。“相比于各科拔尖的华丽成绩,我觉得应该让孩子多接触大自然,感受亲子温情,以及发展兴趣爱好。”市民余女士从没考虑过送孩子去参加学科补习,但给孩子规划了器乐、舞蹈等项目的训练。每到周末和节假日,她会想着法子带孩子去野外游玩,或鼓励孩子约上自己的“闺密”一起玩耍。余女士认为,小学阶段的孩子心智尚未成熟,一个自由轻松、丰富充实的成长空间,更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
学校角色:教育的主阵地
课后服务受欢迎
“校外培训只是学校培训的有益补充,不能视为孩子学习的主要途径。”市区某大型连锁培训机构的经营者陈先生认为,培训机构与学校之间要厘清各自的角色,学校才是教育的主阵地,校外培训只是助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辅助方式。
各界普遍认为,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做好校内教育是解决部分家长疑虑的关键。事实上,“双减”政策在压减作业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同时,也对作为教育主战场的学校,提出了一些指导意见:保证课后服务时间、提高课后服务质量、拓展课后服务渠道、做强做优免费线上学习服务等等。
市三小校长叶兴增告诉记者,为落实好“双减”政策,做好课后服务,该校已经在思考和制定相关方案。该校结合本校场地等实际情况,将于秋季学期开始解决一部分主要是低年级学生的午托服务,全面推进并满足有需要的学生开展下午课后服务。
“由学校主导开设暑托班或课后服务的话,对家长来说毫无疑问是最好的选择,不管学什么内容,在学校里安全,这是最让我们放心的。”家长叶女士建议,学校在寒暑假或节假日里,可开放操场、图书馆等场室资源给学生,还可召集家长志愿者协助管理。“我们都很乐意去学校做志愿者。”她说。
(本报记者 邹茹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