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新闻

柏埔镇实施“代耕代种”

撂荒耕地逐渐变回“淘金田”

2021-08-10 09:27:00 来源:河源日报 彭冲

○本报讯 记者 彭冲 连日来,紫金县柏埔镇永丰村的撂荒耕地里,挖机正在来回作业,清除杂草,平整土地。乘着雨水天气,农户们在平整好的土地里埋下玉米种子、插下番薯茎叶,一派繁忙复耕的景象。

自今年7月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工作开展以来,柏埔镇委、镇政府积极探索新模式、新方法,镇、村主要领导打头阵,强调“讲政治,守红线,做实事”,坚决打好“组合拳”。一方面,落实“平整补、复耕补、流转补”,想方设法为企业、农户争取更多资金支持。另一方面,通过合作社牵头,推动耕地成片流转、集体耕种、半托管、全托管及市场直通等,让撂荒耕地逐渐变回“淘金田”,为群众增产增收装上新引擎,为柏埔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作为试点村,柏埔镇永丰村引导群众自愿流转土地,依托“镇级统筹、村委组织、企业实施”工作机制,采取合作社“代耕代种”托管模式,盘活了该村撂荒的67亩土地。“撂荒的耕地多是山边的梯田,地块小,再加上不少家庭的主要劳动力都外出务工了,这些地荒了10多年。”永丰村党支部书记陈铁生说,为了解决土地无人耕种管理的问题,镇、村多次召开会议,经过多方考察,决定由和兴农业发展合作社代耕代种村里的撂荒耕地,收获的番薯、玉米等农作物归合作社所在公司的自有饭店销售或使用。

在今年早造中,柏埔镇鼓励群众恢复耕种撂荒耕地575.33亩,其中种植水稻379.98亩,玉米、薯类6.6亩,其他作物188.75亩。自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工作开展以来,该镇引入企业、合作社及各类新型经济组织7家,平整土地1556亩,已复耕复种278亩,其中水稻124亩。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