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评论

发掘利用阳明文化资源 赋能河源高质量发展

2025-09-16 10:50:52 来源:

■陈跃华

高质量发展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首要任务。文化作为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对高质量发展具有赋能、加持作用。在推动河源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河源实践中,不能忽视文化的赋能作用,一定要考虑文化这一动能。

一、要充分认识文化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支点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在推动河源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文化需求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动力。河源市历史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资源、生态文化资源极其丰富,一定要发挥本地特色文化对河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作用。文化赋能高质量发展,实质上就是推动文化产业和高质量发展之间形成一种内在的因果关系,从而让文化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动能,成为河源高质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提到王阳明或引用王阳明学说,为阳明文化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阳明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瑰宝,王阳明与我市有着深厚的渊源,因为王阳明上疏才有了和平县的建立。在广东,要论与王阳明相关的文物遗迹,数量之冠当属和平县,和平县现存阳明文化遗址众多,具有丰富的阳明文化资源。我们要重视具有自身特色的阳明文化资源,把这种沉默资产、无形资产转化为可开发的资源,推动阳明文化资源的价值转化。当前,河源旅游产业化正处于优势转化提升期,加大力度深挖阳明文化这一自身特色文化资源的当代价值,推动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赋能河源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阳明文化赋能河源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在推进河源高质量发展上,要以本地特色文化为重要支点,充分挖掘运用丰富的阳明文化资源,推动阳明文化和经济交融互动、融合发展,坚持文化赋能、以文兴业,为河源高质量发展增添动能和活力。

(一)创新宣传方式,提升阳明文化影响力。我们要做好阳明文化的宣传推介工作,变历史文化资源优势为经济发展优势。一是拓展多元化传播渠道。更多地运用数字媒体技术、网络社交媒体平台等,创造出本地区的文旅IP,更好地推广和展示本市有关阳明文化题材的文化作品。二是创作更多精品力作。要进一步加强系统梳理,加深对王阳明先生生平故事的挖掘,创作和制作一批反映阳明文化丰富内涵的影视艺术作品,如编成生动的舞台剧或短视频,打造独具河源特色的阳明文化品牌。三是举办阳明文化主题活动。面向老年、中年、青年等不同群体,加强有关王阳明心学方面的理论研究,提升文化内涵。

(二)深挖阳明文化内涵,形成河源高质量发展的文化品牌。我们要发挥“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深挖阳明文化当代价值,推进文旅产业发展,进而推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是提炼升华阳明文化内涵。要积极开展阳明文化的专题研究,以地方性民间艺术如山歌、采茶戏、民间手工艺等为载体,实现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有效结合,提升阳明文化的内涵和品位。二是要树立文化品牌意识。要真正打造出具有本地特色的品牌,扩大阳明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三是大力培育和开发特色文创产品。以阳明文化为主题,重视“阳明纸”“阳明伞”等原有的阳明文化元素产品,让它们在新时代绽放出新的光芒。

(三)加大投入,将阳明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要加强阳明文化资源的挖掘利用,促进阳明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激发阳明文化资源的“乘数效应”,赋能河源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大各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合理高效利用省级财政发展专项资金,通过财政资金实现“四两拨千斤”的效应,为推动经济由隐性优势变成显性优势起到催化媒介的作用。二是招商引资,吸引粤港澳大湾区的资金,拓宽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缓解相关企业融资压力。三是加强文旅项目配套建设,推动文化与商业深度融合,打造一批汇聚艺术表演、阅读分享、观影体验等消费业态的文化商业综合体,将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

(四)促进跨界融合、文旅融合,助推全域旅游发展。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强调:“要进一步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发展全域旅游,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我们要树立全域旅游和“阳明文化+”的理念和思维,推动阳明文化与更多相关领域融合发展,吸引粤港澳大湾区的客源,满足各类人群的不同需求。一是探索推进“阳明文化+”。如推进“阳明文化+康养”“阳明文化+非遗”“阳明文化+体育”等等,不断培育和发展新的业态。二是精心打造集美丽乡村游、阳明文化教育游、农业生态游于一体的综合旅游线路。三是发展研学旅游与亲子旅游这种集教育与娱乐于一体的旅游形式,让孩子在游玩中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同时为家庭成员提供互动与情感交流的机会。家长与学生充满出游热情,这种双向需求与供给将推动研学旅游与亲子旅游市场繁荣发展。

(作者系河源市客家文化研究会会员)

    上一篇:用法治思维营造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环境
    下一篇:没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