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评论

加快实现绿色崛起 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河源实践

2025-04-29 11:24:14 来源:

■谭敏婷

市委八届九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河源市第八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决议》(下称《决议》)。《决议》指出,要正确认识推动经济发展的条件趋势和斗争形势,锚定加快实现绿色崛起使命任务,更加坚定攻坚克难、乘风破浪的信心决心,更好赢得发展主动、斗争主动。这充分体现了为进一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河源实践,河源积极向上的干劲和时不我待的责任担当,同时也释放了干字当头、奋发有为的强烈信号。

一、加快绿色崛起,要以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为支撑,推动“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

《决议》提出“五个持续”,一要持续做强县域产业,二要持续提升城乡风貌,三要持续推进县城建设,四要持续深化改革赋能,五要持续抓好各方参与。要推动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取得更多突破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加快打造城乡融合发展河源样板。在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河源代表团全体会议上,市委书记何国森指出,河源是全省“百千万工程”的主战场,身处“主战场”,就要当好“主力军”,更要打好“主动仗”。在全力推进“百千万工程”建设中,河源扎实推进龙川新城开发建设和典型镇村培育,已经完成第二批17个典型镇规划编制、6个获评优秀,累计创成美丽宜居村1068个、特色精品村159个,城乡一体化建设不断加强;推动18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提质扩容,建成全省产能最大的米粉、腐竹生产基地,大力推进“秦汉岭南第一古镇”开发建设,县域经济发展后劲更加充足,并且创新提出了“133”工作法,推动连平县在全省率先探索实施“1+N+X”综合帮扶机制,有效带动全市上下、社会各界齐心协力推进“百千万工程”,形成了全域抓落实的火热局面。

二、加快绿色崛起,以开展产业建设“大会战”为抓手,加快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

根据河源实际和经济发展现阶段的需要,《决议》提出产业建设“大会战”的“命题”,聚焦平台优化、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企业培育、服务提升等关键环节,集中力量、集中资源、集中精神抓好产业建设,加快打造独具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河源样板。在今年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省委书记黄坤明强调,产业体系向新图强,发展才能以质取胜。要以新的生产力理论为指导,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2024年,河源深入实施制造业当家“一把手工程”,加快培育壮大主导产业,推动农夫山泉三期、华润怡宝、特区建工等一批产业项目顺利投产,五成以上新签约项目实现当年动工或投产。一是抓招商,开展大招商优服务行动,创新推行“自画像”机制,常态化开展政企“面对面”交流,积极奔赴华东、华中等地区开展招商,以全周期服务推动项目落地。二是抓产业,大力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1+3”产业集群。三是抓平台,纵深推进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建设,打好产业园区用地整治提升行动收官战,承接好珠三角产业转移项目。

三、加快绿色崛起,要以绿美河源生态建设为带动,持续增厚“绿色家底”

《决议》指出,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一方面要以绿美河源生态建设为带动,开展植绿增绿行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做到以绿塑形、以绿添美、以绿增富、以绿彰文,做优做强绿色崛起的家底。另一方面要大力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推动生态价值转化,大力培育绿色经济增长点,不断拓展“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的实现路径,加快打造“绿富双赢”河源样板。去年以来,河源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深入推进绿美河源生态建设“六大行动”,加快建设13个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县镇村绿化种植苗木193.89万株、排名全省第一,地表水、空气环境质量持续领跑全省,积极探索林业产业规模化经营、林下经济、碳汇交易等“两山”转化路径,绿色优势更加厚实。

四、加快绿色崛起,要以深河对口帮扶协作为契机,推动全域全面“融湾”“融深”提速增效

《决议》指出,要抓好新一轮深河对口帮扶协作机制。一方面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以全域全面“融湾”“融深”为牵引,深入实施营商环境提升行动,全面推行“就近好办”改革,深化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等经济领域重点改革。另一方面要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进一步健全深河交流对接机制,打好“五外联动”组合拳,进一步推动全域全面“融湾”“融深”。同饮一江水,深河一家亲,无论是在地理还是文化方面,河源和深圳都有深厚的渊源,深河建立对口帮扶关系历史悠久。比如,位于东源县柳城镇的广东万绿智慧无人农场依托深圳科技、产业、资金等优势,不断完善农场基础设施,加大对优势产业的投资力度,同时借助深圳力量建立销售渠道,将优质的“航天丝苗米”打入粤港澳大湾区市场,该农场成功获评“深圳农场”。

(作者单位:中共河源市委党校)

    上一篇:持之以恒加固中央八项规定堤坝
    下一篇:没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