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矢志不移走好高质量发展新路
■杨天英
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指出,广东经济的“危”源自高质量发展不足,“机”要靠高质量发展才能紧紧抓住。河源是广东的生态发展区,要想在改革发展的大潮中转危为机、主动作为,就必须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矢志不移走好高质量发展新路。
一、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要谋划高质量的产业集群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从党的二十大报告可知,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支撑,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要谋划高质量的产业集群。
县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全市经济总量较小、农村社会发展滞后、绿色生态资源丰富,这是河源最基本的市情。面对现实条件,要推动高质量发展,打造高质量的产业集群尤为迫切。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的千亿级电子信息产业、百亿级水经济产业、百亿级先进材料产业、生态旅游业、现代高效农业“五大产业”,就是具有比较优势和河源特色的产业集群。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的“五大产业”和“七大行动”就是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而谋划,特别是在当今优质水资源日益稀缺的时代,“百亿级水经济产业”的资源优势凸显,其规模在不久的将来极有可能向“千亿级”飞跃,成为河源高质量产业发展集群的耀眼“明星”。在今后的5—10年,河源要举全市之力,务必将“五大产业”集群做优做强,使其成为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
二、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要打造高质量的人才队伍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由此可知,要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打造高质量的人才队伍。
高层次人才引不进、留不住,是欠发达地区普遍面临的难题,也是制约发展的突出短板之一。近几年来,我市出台“黄金十条”引才、主动“上门服务”求才、搭建“实战平台”用才,全市人才短板问题得以逐步解决,人才行动取得实效、人才集聚地引才成效凸显、民生领域人才加速集聚、乡村人才振兴加快推进,但人才的引领和支撑作用还是不够明显。在今后一段时期,仍然要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推进人才强市,重点是不遗余力地落实各项人才新政,全面实施人才行动,打造高质量的人才队伍,为河源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三、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要具备良好的精神状态
一般而言,“精神状态”就是指主体对待事情或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或面貌。马克思非常重视无产阶级精神状态对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及无产阶级政党建立的作用。他强调,要使无产阶级运动顺利开展,首要的任务就是“争取工人阶级上升到能够达到我们的目的即消灭一切阶级统治的那种精神发展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中明确指出:“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由此可见,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精神状态作为一种隐形力量,它的良好与否,将直接关系到个人的成长与成才,进而影响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与成败。换而言之,无论什么时候,良好的精神状态都是敢干事、干成事必不可少的条件。
对广东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率先实现现代化,理所当然要保持斗志昂扬的精气神。河源要想在高质量发展的舞台上赛龙夺锦,更要提振精神、鼓足士气,以“等不起”的责任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快马加鞭、风雨兼程,牢固树立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时刻保持意气风发的精神面貌、始终坚持高效廉洁的行为规范,努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铆足干劲、鼓足信心。
四、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要再造高质量的营商环境
回顾过去十年,党中央、国务院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出台了一系列重大的政策举措,外资企业对中国市场预期向好,绝大部分外资企业对我国市场环境充满信心,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取得了重大成就,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坚持科学理论指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改革创新、坚持依法推进、坚持国际视野等等。这些年来,广东在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方面下足了功夫,河源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勇于争先,并取得了令人称赞的成绩。河源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要时刻保持“优化营商环境永远在路上”的警醒,按照市第八次党代会关于“对标‘双区’推进营商环境综合改革”的重要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市委书记林涛在全市高质量发展现场会上的讲话精神,全力解决好电力、跨境电商、执行合同、知识产权保护等落后指标问题,以一流营商环境助力企业长足发展,为全市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作者单位:中共河源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