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发力靶向招商 向千亿百亿产业集群挺进
□本报评论员
昨日,2023年河源(深圳)“1+3”产业集群招商推介会举行,我市聚焦打造千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百亿级水经济产业集群、百亿级先进材料产业集群、百亿级机械与模具产业集群,即“1+3”产业集群,精准发力、靶向招商,不断补链强链扩链,共签约项目58个、投资总额234.8亿元,打响了今年我市招大商、招好商的“第一枪”,也是贯彻落实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全市高质量发展现场会精神的生动实践和具体行动。
我市产业集聚发展态势和成效令人刮目相看。去年,电子信息产业实现总产值531.51亿元,水经济及食品饮料产业实现总产值48.21亿元,先进材料产业实现总产值49亿元,机械与模具产业也加速向智能化、高精尖方向发展;中兴通讯、卓翼科技、农夫山泉、今麦郎、晟源永磁、铂科新材、龙记集团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在河源落户、发展壮大……
壮大“1+3”产业集群,必须紧抓招商引资“生命线”。招商引资是扩投资、上项目、强产业、增后劲的有效途径,是做大做强优势产业的“源头活水”。大招商大发展,小招商小发展,不招商不发展。全市各级各部门务必坚持一盘棋、凝聚一条心、攥成一股劲,动起来、干起来、跑起来,聚焦“1+3”产业集群,以商引商、以链引商、联合招商,引进一批强链扩链型、集群配套型、龙头基地型企业项目,掀起拼产业、拼项目、拼经济、拼发展的热潮。
壮大“1+3”产业集群,必须做实产业发展“大平台”。园区是承载产业发展的支撑。目前,我市共有8个工业园区,其中1个国家级高新区、2个省级高新区,“五县三区”实现省级产业园“全覆盖”。我们要坚定不移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提高园区承载能力,让项目能招得来,来了能落得下,落下还能建得快、发展好。
壮大“1+3”产业集群,必须种好营商环境“梧桐树”。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土壤。近年来,河源深入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和“证照分离”改革,企业开办压缩到1个环节、时间压减到1个工作日,实现与珠三角地市同步。随着招商工作的推进,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坚持制造业当家,进一步优化和出台培育“1+3”产业集群发展政策措施,进一步发挥政策在产业发展中的牵引效应、叠加效应、放大效应;要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全力打造“企业办事无忧、政府无事不扰”的营商环境,让招商引资“梧桐树”茁壮生长,让“金凤凰”开心落地、安心成长。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在高质量发展大道上赛龙夺锦,全市上下要以“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敏锐、“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韧劲,聚焦“1+3”产业集群,迅速掀起招大商、招好商热潮,以实实在在的项目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积聚强大能量、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