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评论

齐奏奋进凯歌:

奋力建设幸福和谐美丽河源

2022-07-13 11:46:42 来源:

■何琪

5月25日,省第十三次党代会胜利闭幕,奋进的凯歌在南粤大地奏响。作为北部生态发展区的主阵地,河源正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和相关决策部署,坚守初心使命,以新担当新作为,争当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排头兵,奋力建设幸福和谐美丽河源。

一、踔厉奋发,共守初心使命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指出,要坚定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心用情保障改善民生。解决民生问题是幸福和谐美丽河源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用初心化解了群众面临的“痛点”,用使命担起群众的殷切期盼。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全市形成了层层抓落实的良好氛围,有效推进了系列领域民生问题的解决。市人民医院成功融入省人民医院体系,深河人民医院暨南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建成运营,提升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全面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新增更多公办学位,推进了全市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扩大了优质公办教学资源,缓解了学位紧张的问题。2021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8874人,促进创业2073人。今年第一季度,全市城镇新增就业5656人,启动“春风行动”招工项目,在推动“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上,更高水平地推进了就业。

首创市委书记、市长“面对面”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机制,是全面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河源实践,也是建设幸福和谐美丽河源的重要体现。以此为契机,全市在建设幸福和谐美丽河源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和成效,市委市政府将看病难、饮水难、上学难、出行难、养老难“五个难”40类50个高频热点难点问题列入重点督办事项,以点带面推动全市2990宗问题得以持续跟进解决。与此同时,五县二区对照市委市政府的做法,分别成立专班,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截至今年4月,我市12345热线反映看病难、饮水难、上学难、出行难等问题同比分别下降11.47%、30.04%、10.14%、40.29%。

社会稳定、民生改善,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持续提升,获得感不断增强。建设幸福和谐美丽河源见证了河源广大党员干部的初心和使命,这份初心和使命换来了人民群众的暖心、安心、舒心和对未来生活的信心,也让建设幸福和谐美丽河源在新征程上迈上了新的台阶。

二、锚定目标,共创新的辉煌

当前,国内外形势深刻复杂多变,河源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蓬勃向上,取得了新进展新成就,幸福和谐美丽河源建设的底气更足了。

经济实力有了质和量的突破,发展后劲和潜力十足。202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273.99亿元,同比增长8%;今年第一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排名全省第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排名全省第一。重点项目落地投产,一大批重点企业快速成长。单体投资超50亿元的卓翼科技项目成功投产,总投资超30亿元的时进科技、创兴科技等项目落户,全市电子信息产业年产值超过500亿元,一批水经济产业项目落地建设,水产业园建设如火如荼。产业空间集聚优势明显,园区建设成果突出。河源国家高新区是全国“十大最具发展潜力开发区”;灯塔盆地作为河源农业高质量发展平台,是全省唯一创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全市经济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经济增长活力很足,竞争力和持续力强劲。

为全面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及相关部署,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为广东奋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中作出河源贡献。河源将锚定加快建设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排头兵和幸福和谐美丽河源的目标,以“融湾”为“纲”、“融深”为牵引,布局“五大产业”,实施“七大行动”。

三、凝心聚力,共享生态之美

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的关键时期。持续强化生态文明建设再一次被写进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河源市传达学习贯彻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干部大会强调,河源要以强烈的使命担当,加快建设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排头兵和幸福和谐美丽河源,为全省完成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广东的使命任务展现河源担当、贡献河源力量。

河源全市森林覆盖率73.18%,位列全省前三,拥有华南地区最大人工湖——万绿湖。“青山”“绿水”是河源最美的城市名片,也是河源最大的发展优势。生态之美本身就是幸福和谐美丽河源的自然呈现,而共享生态之美则是幸福和谐美丽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河源积极践行“两山”理念,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着力于以产业带动生态发展,打造宜居环境,让更多河源人民共享生态之美。在生态旅游业方面,推出“六色”旅游品牌,打造了“一晚两天”“两晚三天”经典成熟的旅游线路。通过“文旅纾困”项目,开展“河源人游河源”活动,帮助文旅企业复工复产,为文旅市场稳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也让更多人共享了河源的生态之美,丰富了人们对河源生态之美的体验。在生态农业方面,全市获批18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实现省级产业园县区全覆盖,致力于以现代高效农业,探索建设现代种业、加工服务等功能性产业园的模式,探索生态之美新的实现方式。在人居环境整治上,一方面,通过创建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示范县、示范镇、示范村,以点带面促进了全域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另一方面,不断加快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国家森林城市,让全市人民共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之美建设成果。

(作者单位:中共河源市委党校)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