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评论

加快“融湾”“融深”步伐 坚定不移推动河源高质量发展

2022-06-10 10:45:19 来源:河源日报 何怡君

■何怡君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胜利召开,会议明确指出了要抓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横琴和前海两个合作区、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等重大历史机遇,全面深化实施“1+1+9”工作部署,描绘了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为河源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明确方向和强大动能,更坚定了河源奋进新征程的决心、信心。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中,省委紧紧围绕党中央方针政策,把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厚爱转化为奋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辉煌的强大力量,振奋了我们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信心。踏上新征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面临前所未有的外部风险挑战,也具有诸多战略性的有利条件。我们要持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持续锚定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排头兵的具体工作任务,加快培育“五大产业”,大力实施“七大行动”,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为建设幸福和谐美丽河源不懈奋斗。

一、聚焦思想领航,加快“融湾”“融深”步伐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全面系统总结了全省过去五年工作取得的成绩,充分肯定了举全省之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等事项,全省改革开放取得重要进展。近年来,我市主动对照新实践新要求,以“融湾”为“纲”、“融深”为牵引,积极践行“两山”理念,坚持“面上保护、点上开发”,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之路。下一步,我们要聚焦建设幸福和谐美丽河源的战略定位,牢牢把握省委赋予河源争当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排头兵的目标任务,突出培育“五大产业”的主攻方向,聚焦培育千亿级电子信息产业、百亿级水经济产业、百亿级先进材料产业、生态旅游业、现代高效农业等“五大产业”,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要以全面实施“七大行动”发展路径为引领,在更高起点上打造“排头兵”建设、打造生态经济发展新标杆,全面推动我市在高质量发展的大道上阔步前行、行稳致远。

4月21日至22日,省委书记李希,省长王伟中到河源调研,肯定了河源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新成绩,寄望河源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新担当新作为争当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排头兵,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河源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关心厚爱。下一步,河源要以学习贯彻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为契机,持续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跟进学习、深刻领会省领导同志在河源调研时的讲话精神,坚持立足全局谋一隅、谋好一隅促全局,切实把省委、省政府的深切关怀转化为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以新担当新作为争当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排头兵,为广东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作出河源努力、河源贡献。

二、全面深化改革,树立融合发展理念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是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加快幸福和谐美丽河源建设的关键之年。“十四五”规划发展过程中,河源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根本保证,贯彻新发展理念是必然要求,坚守为人民服务是根本宗旨。我们要紧紧围绕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确定的战略部署,全面深入落实省委“1+1+9”工作要求,坚持“湾区所向、深圳所需、河源所能”,依托深圳对口帮扶有利契机,积极借力政府的“有形之手”和市场的“无形之手”,大力实施“融湾”“融深”行动,激发全方位开放合作新动力,坚定不移走好改革开放这条正确之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推动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落实。要构建高效便捷的对外通道网络,推进河源“米”字型现代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建设,加快龙寻高速、梅龙高铁和长深高速改扩建工程等建设,协调推进广河客专、河惠汕高速开工建设,积极推进深河高铁等铁路和广紫等高速规划研究工作,打通“融湾”“融深”多式联运物流通道,加快无水港、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园规划建设,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要推动“软联通”向更深层次拓展,对标“双区”推进营商环境综合改革,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高标准推进数字政府改革建设,打造效率河源,打造一批具有河源特点的改革品牌;推动“企联通”向更大范围延伸,深度对接融入“双区”经贸网,深入实施贸易高质量发展十大工程,分层次建立工业、农业、服务业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力争到2025年新增IPO上市企业2家以上;要强化创新主体培育,深入实施新一轮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等,培育打造一批创新型龙头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

三、坚持统筹兼顾,提升城市建设水平

进入新发展阶段,河源仍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随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加快构建、“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叠加效应的加速释放,河源高质量发展具备多方面的有利条件。建市30多年来,河源各方面工作都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站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当前,我们要准确把握现实挑战,持续改进工作作风,持续加快经济发展,持续加强生态保护,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大力实施城市提质行动,彰显区域协调发展新优势。坚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优化区域发展布局,提升中心城区功能和城镇能级,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要推动河源国家高新区跨江融合发展,统筹东源县城与市区城市北区联动发展,把东源县城建成中心城区重要组成部分,推进江东新区城市高质量发展,打造“融湾”“融深”枢纽门户和河源未来城市发展核心,示范引领全市经济加快发展。

四、立足独特优势,擦亮河源特色品牌

近年来,处在珠江东岸深莞惠经济圈辐射带动第一层的河源,坚持以全域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纲”,不断完善优化工作思路举措,培育发展动能,厚植发展优势,吸引了一大批央企和知名企业争相落户,以澎湃活力为经济发展注入“源头活水”。站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紧扣中心谋发展,聚焦建设幸福和谐美丽河源的战略定位,始终坚持一心一意谋发展,积极主动落实国家和省重大发展战略,持续提升河源经济实力,精心塑造“客家古邑、万绿河源、温泉之都、恐龙故乡、红色经典”等特色地方品牌。同时,要进一步加强河源形象营销推介,借力广交会、进博会、文博会等重大国际国内平台,展示河源形象、提升河源魅力。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当前,河源将持续鼓满融湾风帆,举全市之力,争当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排头兵,全面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幸福和谐美丽河源。

(作者单位:中共河源市委党校)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