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评论

河源市油茶产业现状及发展路径思考

2022-05-17 10:02:25 来源:河源日报

■李勇根 蓝学洪 周珊珊

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了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目标任务。油茶作为我国重要的食用油料作物,与油橄榄、油棕、椰子并列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作物;茶油素有“长寿油”之称,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3%,能有效防治心脑血管等疾病。河源作为广东省最大的油茶种植地,2020年年末油茶实有面积77.27万亩(5.2万公顷),占全省面积30.7%。毋庸置疑,建设现代高效的油茶产业,打造油茶全产业链体系是今后我市油茶产业发展的目标和要求。

一、我市油茶产业发展现状

(一)2016年至2020年油茶种植面积及油茶籽产量。2016年至2020年,我市油茶种植面积总体上呈增长态势,从70.69万亩增长到77.27万亩,占全省种植面积从2016年的25.3%增长到2020年的30.7%,是广东省油茶种植主要地区。2016年至2020年,我市油茶籽产量连续5年位居全省第一,油茶籽年均产量79公斤每亩,年产量最高的年份是2016年每亩97公斤,年产量最低的年份是2017年每亩57公斤,2020年产量为每亩83公斤。据市农业农村局统计,2020年我市油茶产值26.12亿元,茶油产量达1.4万吨。

(二)油茶种植及加工企业现状。目前,全市油茶种植主体有345家,其中种植面积万亩以上企业7家,千亩以上企业28家;现有油茶加工企业(含专业合作社)25家,其中日产油量5000斤以上的企业9家。龙川绿油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龙川县星汇山林开发有限公司、龙川湾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龙川县绿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东源县大地农林发展有限公司(下称大地农林公司)等5家企业为主要油茶加工企业,已初步形成了规模化的油茶种植、加工体系。

我市现有油茶精加工企业6家,共开发出以油茶为特色的日用品、营养配方油、化妆品等十多种延伸产品。其中,大地农林公司开发的“云度”护肤品品牌、龙川绿油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发的“花果树”洗护用品及护肤品品牌,在全省具有较深影响力。

经过发展,形成了“万绿大地”“绿优原生”“上山打油”“南越飘香”“霍山”“琪丰源”等知名茶油品牌。其中,龙川县星汇山林开发有限公司出品的“上山打油”有机茶油,获得香港有机认证中心颁发的有机山茶油证书。另外,龙川绿油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龙川县星汇山林开发有限公司、龙川湾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大地农林公司获得了多项油茶方面相关专利。

(三)油茶机械化种植现状。在油茶种植和加工的过程中,河源市机械化运用情况如下:用钩机平整山地,采用割草机除草,种苗、施肥、浇灌、摘果、选果、晒果等流程全部采用人工作业;在茶油精炼方面,大地农林等大型油茶企业已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水平(榨油、过滤、灌装等),大多数小作坊采用的是较粗糙的机械榨油,出油率及出油质量都不高。

(四)政策支持油茶产业发展现状。2016年,我市制定出台了《河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河府办﹝2016﹞24号),每年评定5—8个市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采取以奖代补方式给予20万元的扶持奖励。“十三五”期间累计评定为市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的油茶种植企业(专业合作社)4家,给予奖励资金70万元。2021年,市农业农村局等15个部门联合出台《河源市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化提档升级行动计划(2021—2025年)》(河农农﹝2021﹞6号),对新种油茶连片面积1000亩以上的,给予一次性补助10万元;对改造油茶低产林连片面积200亩以上的,给予一次性补助2万元;对产品精深加工的,给予一次性补助10万元;对营业额超2亿元的高山油茶产、加、销一体化农业龙头企业,给予一次性补助200万元。2020-2021年省下拨河源市中央林业改革发展资金3202.7万元,河源市实施油茶低产低效林改造面积7.1万亩。出台市级农业地方标准《油茶丰产栽培技术规程》等。

此外,我市还通过金融保险扶持、技术指导、执法监督、良种培育、培育示范基地、品牌建设等多种“组合拳”助推油茶产业发展。

二、油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产量无法满足加工需求。从企业个体看,以大地农林公司为例,该公司现有油茶种植基地面积1万多亩,加工能力达1.6万吨茶果,约3680吨油茶籽,年产油能力1000吨;茶油精炼生产线每年只在10—11月采摘期运作2个月左右,且需要靠收购茶果来满足自身加工需求,生产线闲置时间达10个月。以我市2020年油茶籽产量每亩83公斤进行估算,该公司油茶籽产量为830吨,若要满足该公司加工能力,该公司的油茶种植面积需要达到4.5万亩以上。

从总体上看,我市油茶加工企业生产线也是在每年10—11月,采摘期运作2个月左右,生产线闲置时间达10个月,油茶籽产量无法满足加工企业需求是普遍性问题。

(二)茶油的成本高。2020年我市茶油每斤的价格大约在60—120元之间,一般情况下质量越好价格就越高,如大地农林公司开发的高端“直饮山茶油”,每斤售价约为400元;大部分茶油的价格为每斤90元。除去野生无人管理的油茶林外,人工种植的油茶林所产的成本,仅每斤茶果的采摘成本就要约2.8元(含人工摘果、选果、晒果等),换算成每斤茶油的采摘成本需要47元(茶果出油率约为6%),加上肥料、管理、加工精炼等成本,平均每斤茶油的成本达60元左右,如果加上包装、税费等财务费用,则成本更高。以大地农林公司为例,该公司油茶产品主要有茶油、茶籽精油、月子油、山茶麸等,每斤零售价格从110元至2200元不等。2020年该公司的年销售额约3000万元(以销售茶油为主),但油茶产品利润率仅约为5%,也就是说其综合成本达95%。

(三)机械化水平低。虽然河源市主要加工企业,在茶油精炼过程中已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但总体来说,我市油茶产业的机械化水平不高,特别是在浇灌、摘果、选果、晒果等方面机械化水平亟待提升,这也是导致油茶产品价格高、利润率低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我市油茶产业发展路径思考

(一)提升油茶产量。一是要加大种植规模。截至2020年末,我市实有油茶林面积5.2万公顷,而适宜油茶发展的林地规模超过10万公顷。种植规模还可以翻一番。就企业个体发展而言,机器闲置率高,产量无法满足加工需求,产品成本高等,都需要通过加大种植规模来解决。二是要加强培育优良品种。充分挖掘本地油茶种质资源,积极扶持本地优良品种选育,选育推广产量高、出油率高、抗逆性强的适合我市发展的油茶良种,比如大力推广河源美林顺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美林1-4号油茶品种,不断提高油茶亩产水平。

(二)发展智慧化油茶产业。一是要大力提升油茶产业机械化水平。当前,油茶产品价格居高不下的原因,关键在于采摘环节仍然依靠人工,成本难以下降。有必要通过引进或研究适合山地行走、克服“花果同期”障碍的智能化油茶果采摘机器人等采摘设备,以降低生产成本,不断扩大市场受众面,让高端的食用油进入寻常百姓家。二是要大力提升油茶产业的智慧化水平。要借助创建河源市跨县集群油茶产业园这一契机,大力开展创新研究,走油茶产业智慧化道路,实现油茶产业育苗、种植、管理、采摘、加工、销售全过程的智能化,建设现代高效的油茶产业,打造油茶全产业链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

(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一是要加强扶持。通过加大对科研院校在油茶产业方面的研发投入财政奖励力度,加大对油茶种植加工企业的财政补贴力度等方式,进一步激活油茶产业发展动力。二是要搭建平台。通过开展培训、讲座等方式搭建油茶学习交流平台,引领油茶产业走科学化、规范化道路;充分发挥油茶协会作用,强化油茶企业联系;继续举办油茶产业大会、油茶文化节,不断活跃油茶产业市场氛围。三是要强化宣传。由政府牵头通过直播、广告、品牌推介等方式大力宣传河源油茶,让河源油茶品牌与农夫山泉品牌一样“响亮”,助推油茶产业蓬勃发展。

(作者单位:中共河源市委党校)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