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评论

用好老区政策 助推振兴发展

2022-04-25 10:48:57 来源:

■杨天英

河源是广东乃至全国的传统革命老区,曾经为中国革命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新时期,用好系列革命老区政策,促进上级有关扶持措施落地河源,对于深入贯彻落实市第八次党代会、市委八届二次全会精神落实到位,助推全市社会经济振兴发展,其意义不言而喻。

一、过去十年来我市利用革命老区政策的短板与不足

自2012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委、省政府制定了很多旨在帮助革命老区发展的好政策,河源在研究和利用老区政策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诸多的短板与不足。

(一)研究革命老区政策助推振兴发展的氛围不够浓厚。从近十年来社科立项的研究项目来看,从一些单位主办刊物发表的论文来看,对革命老区建设若干政策研究则较少。而河源市老促会多数是由退休干部组成,在深化老区政策研究方面也是力有不逮。由此可见,河源研究革命老区政策推动振兴发展的氛围还不够浓厚。

(二)我市原中央苏区县没能享受到赣南苏区的同等待遇。江西赣南、福建龙岩原中央苏区地区全面执行西部地区政策,而我市原中央苏区县享受的扶持政策仅限于在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国外优惠贷款两方面,参照执行西部地区政策,以及享受中央财政革命老区转移支付和原中央苏区财力补助政策。目前各行业、各领域、各批次下达我市的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补助标准不一,且多数未达到西部政策标准。

(三)东源县和源城区没能享受到革命老区的重头实惠。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推动我省革命老区和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意见》,东源、源城并不属于“重点老区苏区”,而是属于“其他老区”。在政策扶持上,“重点老区苏区由每县每年3000万元提高至4000万元,其他老区每县每年新增安排1000万元”。对于东源和源城来说,每年只能享受到1000万元资金补助(其他政策红利除外),此种待遇,显然不能与革命老区的贡献相匹配。

(四)江东新区没能享受到海陆丰革命老区的政策扶持。2018年省发改委下发的《海陆丰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把汕尾市、惠州市部分县区及河源市紫金县等13个县(市、区)规划其中。紫金县享受“从2018年起,每年每县(市、区)安排省级专项财力补助资金3000万元”“境内省管高速公路、国铁干线项目(不含疏港铁路)资本金由省级全额承担”的政策待遇,而作为主体辖区本是从紫金分离出来的江东新区,却没能享受到这一政策。

(五)申报省级和国家级项目获成功立项的能力亟待提升。项目建设资金扶持是老区发展政策的重头戏。自2016年以来,我市的三个原中央苏区县共拟建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重大项目并上报到省发改委有416个,项目金额1597.21亿元。但是2016-2017年,三县共成功获立项的各类项目仅为128项(交通设施、中小河流整治除外),已享受西部地区优惠政策的项目仅有38项,争取到位的资金仅为14.86亿元。立项率偏低,获取立项的能力亟待提升。

二、今后河源用好老区政策助推发展的对策

当前革命老区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河源要全力用好国家和省里制定的老区政策,全面抢抓去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等重大政策机遇,积极做好研究、认真搞好对接、争取政策支持。

(一)树立“抓革命老区政策就是抓社会发展”的理念。借鉴“抓革命老区政策也是抓社会发展”的赣州经验,把推动我市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同时,加强对上级若干有关革命老区建设政策的研究,特别是重视对《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动我省革命老区和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意见》《海陆丰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2018-2025)》《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的研究,建议市委政研室和社科部门在确定一年一度的调研课题时,要加强对革命老区建设政策方面的课题立项,积极营造浓厚的研究氛围。全市各级有关部门要积极向国家有关部委和中央有关单位对接汇报,对重大工作事项进行责任分工,组织好有关单位全力开展向上对接。

(二)想方设法争取上级加大对我市原中央苏区县的补助力度。相比福建、江西的原中央苏区,我市原中央苏区县争取国家更大支持工作受到较大限制。在积极为原中央苏区争取同等国家优惠政策的同时,亟需加大省级层面对原中央苏区政策的补助力度。市级有关部门要定期梳理汇总我市三个中央苏区县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和重大事项诉求,报请省委、省政府协调国家有关部委,积极争取将有利于推动我市苏区发展、增进民生福祉的重大项目,列入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部际联席会议议题。特别要长期向上争取对我市国家鼓励类产业的内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三)积极推进本市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列为国家、省立项范围。革命老区政策,项目支持是大头。去年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广东省也相应制定了《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和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实施意见》,我市要积极研究这一实施意见,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增强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加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提高开放合作水平、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大投资和金融支持力度、加大用地保障力度、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建立对口支援机制等13个方面,加快制定我市的实施方案,加大对项目建设规划和申报,积极推进我市基础设施大项目列入国家、省立项范围。

(四)努力使东源、源城和江东新区参照享受海陆丰革命老区政策。东源县、源城区是原河源县主体,根据1997年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编撰的《中国革命老区》记载,东源县属于全省老区中的二类老区,老区乡镇数有19个,老区乡镇比例为79.2%,是河源市老区乡镇比例最高的县。从查考到的过去斗争史实来看,东源县的革命斗争与紫金县的革命斗争也是紧密相连。而江东新区原本是紫金和源城区的一部分,其临江、古竹镇是革命活动最活跃的地方。因此,我市东源县、源城区、江东新区应该要与揭阳的揭西、普宁、惠来,汕头的潮阳、潮南一样,属于海陆丰革命老区的范围。建议有关部门要积极汇报,努力使这三个县区能参照享受海陆丰革命老区政策待遇。

(五)全力争取中管和省管部门对我市苏区老区的对口帮扶。参照赣南地区每一个原中央苏区县由两个中央直属部委直接挂钩扶持的政策,我们要花大力气,积极请求省委向中央汇报,积极争取建立完善中央和国家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对口支援广东中央苏区县(13个)的帮扶机制。当前,要积极贯彻落实粤发[2021]15号文件关于“建立对口支援机制”的相关精神,加快同省里有关部门对接,把“建立省直机关及有关单位对口支援老区苏区的机制,对口支援重点老区苏区”等帮扶措施落到实处,努力推动更多省直单位与我市各县区形成挂钩扶持,实现对口支援。

(作者单位:河源市委党校)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