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评论

以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

推动全市文联工作高质量发展

2021-08-19 10:37:32 来源:河源日报

■黄刚毅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博大精深,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动员令,是奔赴新的赶考路上的宣言书。作为市文联的党员干部,我们要以最新的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文艺工作。

一、在学习讲话精髓中进一步提升政治觉悟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总揽全局、立意高远、思想深邃,既有厚重的历史底蕴,又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既有突出的中国特色,又有宽广的国际视野;既有理论上的创新性、真理性,又有实践上的针对性、指导性,发人深思、令人鼓舞、催人奋进,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讲话首次提出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是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高度凝练,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是广大文艺工作者从事文艺工作的一份弥足珍贵的红色精神资源。市文联党组要主动扛起组织党员干部政治学习的责任,不断掀起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热潮。在学习研讨过程中,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意义和深邃内涵,从中获得思想启迪,进而提升政治素养。要从我们党的非凡历程中,领会马克思主义如何深刻改变中国,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坚信“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富裕中国”,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发扬斗争精神,凝聚奋进力量,深刻领会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做好今天的现实工作,承担起明天的新的使命,以最新的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推动文联各项工作走深走实。

二、在感悟思想伟力中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党史写的是历史,叙的是奋斗,述的是大道,探索的是真理,启示的是当下,照亮的是未来,为我们提供了无穷的智慧、丰富的营养和前行的动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我们党百年来为国家、民族、人民创造的丰功伟绩,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我们这一代人都是见证者、受益者。在学习过程中,要结合学习党成立一百年来领导文化建设的宝贵经验,从中获得思想的启迪、知识的武装。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作为文艺工作者,深刻地体会到没有党的正确领导,就没有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繁荣兴盛。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运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以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造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向前发展”,文化工作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切实加强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为人民服务视作文艺工作者的天职,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光荣使命。

三、在牢记初心使命中进一步抓好党史学习教育

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与党史学习教育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学习党的百年非凡历程,筑牢自己作为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将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当作党史学习教育最新教材,深化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的认识,生动阐释中国共产党“能”、马克思主义“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的实践逻辑、理论逻辑和文艺逻辑,坚定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真正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深入开展“ 我为群众办文艺”活动,组织文艺工作者参观革命遗址和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培训、教育宣讲,切实为协会和文艺工作者办实事解难题。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做人的工作”这个党交给文联的政治任务,营造风清气正的文艺创作氛围,深化对历史规律和时代大势的科学认识,不断提升对国情和形势的准确把握。积极探索文联行业服务、行业管理、行业自律的新思路、新途径、新举措,把工作对象向新文艺组织、新文艺群体延伸,创新议事和活动方式,提升服务管理能力水平。要充分准备、认真开好专题组织生活会,强化工作统筹、精心组织实施,认真开展党性分析、批评和自我批评,达到解决问题、增进团结、凝聚力量的目的。

四、在接续努力奋斗中进一步强化担当作为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离不开文艺。在党的旗帜下,中国文艺与人民一道前进,书写着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觉醒、成长、奋进。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要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发出的伟大号召,把河源发展的路走对、走实、走好。在实践中,如何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如何艺术再现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不懈奋斗、艰辛探索、夺取伟大胜利的百年辉煌历史;如何发挥文艺服务大局的作用,体现文艺工作者的责任担当,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创作出更多讴歌祖国、讴歌党、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这些都是我们文艺工作者需要深思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历史是文联系统党员干部和文艺工作者的必修课,只有深刻理解、认同和体悟党的非凡历史和人民奋进的不朽历程,从中获得灵感启迪,才能不断提高文艺工作本领,科学把握艺术创作规律,更好发挥文艺记录历史、呈现历史、传承历史的功能。河源作为中国革命策源地之一,有众多革命传统和红色故事“富矿”。在河源大地上,养育了广东革命史上著名的“东江三杰”阮啸仙、刘尔崧、黄居仁等大批革命先烈;发生了彪炳红色史册的紫金“四·二六”暴动;有全国最早建立县级苏维埃政权之一的紫金苏维埃政府旧址,还有见证我党团结带领全国文学艺术界爱国人士发动“文化名人大营救”作为重要中转站的龙川福建会馆等等。市文联要善于发挥自身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团结引导各方面、各领域、各层次的文艺家、文艺工作者和文艺爱好者,聚焦总书记多次讲话中谈到岭南的重要人物、重大事件、重点风物来策划组织精品创作,以精品力作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烈的故事。

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的一切创新归根到底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人民。创造优秀作品是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文艺家的立身之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引导广大文艺家以现实题材创作生产为重点,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抓好源头原创,提升文艺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深入挖掘河源地域文化和特色资源,通过“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文艺实践,调动一切艺术手段,持续推出反映河源新气象、讴歌人民新创造的新时代文艺精品。大力弘扬“老区精神+特区精神”新时代河源人文精神,为社会提供更多既能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又能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文化产品,提升文艺传播力,为书写河源发展新史诗呐喊助威,坚持不懈高举时代精神灯火,怀着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憧憬,向文艺高质量发展目标迈进。

(作者系市文联党组书记)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