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评论

学史力行 同心同向同行

2021-07-09 10:33:41 来源:


■颜彩玲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近代以来,由于西方列强入侵,中华民族饱经苦难沧桑,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为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苦苦求索救国图存之路,但许多发展模式、道路因脱离中国国情而失败。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才“拯斯民于水火、扶大厦之将倾”,凝聚起全国人民的磅礴力量,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各民主党派积极响应,标志着公开、自觉地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一历经血与火的洗礼、自觉自愿的历史选择,决定了选择后的执着和坚持。长期以来,不管国际国内形势如何变化,也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挫折,各民主党派始终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信念矢志不渝。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回首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包含着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肝胆相照、携手前进的同心奋斗史,共同谱写了多党合作的辉煌篇章。


一、学史力行,同心同德。回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辛历程,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由积贫积弱走向繁荣富强,我们经历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三个主要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光明的前景。通过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史,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人民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中华民族、中华文明、科学社会主义作出的历史性贡献。我们将学史力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断深化对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优势的理解,不断增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性、真理性的掌握,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保持同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团结奋斗的政治本色,筑牢“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的思想根基,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二、学史力行,同心同向。千年期盼,今朝梦圆。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同时,他在庆祝大会上提出在新的征程上,我们应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坚持“九个必须”。其中之一是必须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爱国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团结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广聚天下英才,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形成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致公党创始人之一司徒美堂先生,少小离家、远渡重洋、漂泊海外,却一生为国为民四处奔走、不辞劳苦,他说:“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人,因此只知爱中国。”通过学习多党合作历史,更加深刻感悟到致公党老一辈长期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形成的坚定政治信念、高尚道德风范,我们将继承发扬同心同向、爱国为民、精诚合作、敬业奉献的光荣传统,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定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决心,切实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历者、实践者、维护者、捍卫者。


三、学史力行,同心同行。回望百年,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展望新征程,备感振奋和使命光荣。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通过系统学习,深刻把握新时代致公党员肩负的职责使命,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做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始终胸怀“国之大者”,按照“四新”“三好”的要求,践行致力为公、侨海报国的宗旨,发挥特色,紧紧围绕河源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和工作大局,以思想建设为核心,以组织建设为基础,以人才培养为战略,以无私奉献、忘我工作的精神,不断提高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水平,团结引领致公党员将学习教育激发的正能量转化为履行参政党职能、做好本职工作的具体行动和实际成果,切实担负起我国新型政党制度参与者、实践者、推动者的责任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作者系市政协科教卫体委副主任、致公党河源总支部主委)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