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公告

2020年河源市道德模范候选人简要事迹

2021-02-08 10:32:41 来源:

1.邹群

邹群,女,1992年生,市中医院护士。2020年7月5日晚7时30分许,邹群和家人出门散步,遇到一起交通事故,她毫不犹豫地冲上去,利用专业知识对两名伤者进行救治并拨打110、120。当急救车到达现场后,放心不下的邹群跟着上了车,与救护人员一起将伤者送往市中医院,并在急诊室参与抢救。她见义勇为的事迹,通过《河源日报》《河源晚报》、河源广播电视台、抖音等平台传播,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体现了医护工作者的社会担当,弘扬了河源正能量,获得市民和网友的一致点赞。在工作之余,邹群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关爱留守儿童,怀着一颗真挚的心为乡村贫困山区的留守儿童带去更多的关心。

2.张学芬

张学芬,女,1944年生,籍贯四川宜宾,现在是一名退休人员。张学芬自退休后跟随女儿来到河源生活,2013年加入市红十字会志愿者队伍,她积极参与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参与公益活动超过200多场次,志愿服务工时累计3000多小时。作为一名红十字会志愿者,她热心投身于社会公益事业,热忱参与志愿者的行动,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她说做志愿服务一天下来虽然会很累,但可以帮助到需要帮助的人,特别是那一声声的“谢谢”给了她动力!

张学芬获评2019年河源市“最美志愿者”、河源市“最美人物”。

3.冯桂龙

冯桂龙,男,1988年生,连平县元善镇密溪村村支书、主任。2020年2月23日下午4时,冯桂龙在密溪村水洋洞疫情防控监测点值班,一声异常的巨响惊动了正在排查登记的他,公路对面的悬崖底下飘起一阵烟雾状气体,冯桂龙意识到可能是发生车祸了,迅速安排好防控监测点的值班工作后,立马组织志愿者到现场查看。出于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和对道路应急事故的敏锐性,冯桂龙发现了悬崖底部一辆白色小轿车正挂在树上,车内一名男性司机已经昏迷,头部和身体有多处血迹,情况十分紧急。冯桂龙立即拨打110和120,同行的志愿者拨打119。医生到达现场后对伤者进行了简单包扎,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全力救援,冯桂龙和其他救援人员齐心协力,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安全地将伤者从悬崖底部抬运到路面上,直到受伤男子所在的救护车离去,冯桂龙才回到防控监测点,继续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4.刘晓阔

刘晓阔,男,1986年生,东源县公安局巡特警大队中队长。2018年4月3日14时40分许,刘晓阔与蓝口派出所同事配合东源县水务局、蓝口镇政府对东江河蓝口镇河段进行巡逻执勤。当经过蓝口镇角塘村东江二桥施工附近水域时,刘晓阔发现岸边有3名群众在大声呼救,示意有小孩落水。距离刘晓阔前方河道约50米处有一个人在湍急的河流中激烈挣扎,情况十分危急。刘晓阔让巡逻船立即开足马力,加速向落水小孩靠拢。在巡逻船距离落水儿童只有10多米时,落水儿童因体力不支,头部已经沉入水中,渐渐没有了挣扎的动作。在这危急时刻,刘晓阔迅速携带救生衣纵身跳入水中,快速游向落水儿童,经过惊心动魄的50秒,成功将落水儿童从水中营救起来,并在其他工作人员帮助下将落水儿童救上船护送上岸。由于获救及时,该儿童经检查意识正常,无生命危险。

5.邓崇福

邓崇福,男,1969年生,中共紫金县凤安镇委宣传委员。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邓崇福全身心扑到“疫”线上,舍小家顾大家,参与募捐活动和防疫等工作,以防控的实际行动展现了党员干部敢于担当、善于担当,越是艰难越向前的精神。2020年正月初七,正值疫情防控紧急时期,因村民烧杂草不慎引起大面积山火,邓崇福迅速组织工作人员到各小组各户进行人员撤离转移工作,并带领镇村干部投入到扑救山火一线,奋力打赢了疫情期间的山火战;2019年谢塘水库发生溺水事件时,为争取救人时间他在毫无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奋不顾身地跳入水库进行搜救,经过40多分钟的搜救,最后将3名溺水儿童捞救上岸,紧接着对溺水儿童进行人工心肺复苏抢救,最后邓崇福也因体力透支瘫坐在了水库岸边;超强台风“海马”正面袭击凤安镇时,面对严峻的灾情,他冲锋在前,靠前指挥,心怀群众,把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群众的财产损失。

6.赖佳琪

赖佳琪,女,1985年生,是源城区上城社区的一名普通个体经营者,2013年她创立了河源市鑫滔实业有限公司。在与客户的长期合作中,赖佳琪始终本着“客户第一、诚信至上”的原则,赢得了客户的信赖,用实际行动塑造了企业品牌。2013年,公司承接了深圳市某大型模具厂的厂房扩建项目,这份合同是鑫滔公司成立以来的第一单大生意。但是接手后发现施工条件非常糟糕,一个月的时间根本不够用,但是为了诚信一定要按期完工,于是她带领技术人员昼夜加班加点,最后3天连续突击了72小时,终于保质保量如期交付使用。此后,该模具厂的建设工程全部交给了鑫滔,他们用诚信树立了公司的形象。赖佳琪以人为本,为劳动者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推行全员合同化管理,吸纳大学生就业,组织12名企业改制人员重新上岗,推行劳动工资集体协商制,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几年来,未发生过一起劳资纠纷。2014年,公司建立了一支由优秀技术人员组成的技术服务团队,承诺接到客户意见反馈,24小时内必须服务到位。如果遇到远途,宁可让员工乘飞机赶赴处理,也绝不会延误时间。虽然经营成本大大增加了,但是保证了服务质量,树立了诚信的企业形象。

7.何金

何金,女,1980年生,河源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何金自2003年大学毕业来到河源参加工作,兢兢业业,谦虚严谨,每年接诊患者约5000人次,一心为患者着想,尽己所能让患者花少钱解决疾患,受到患者好评。2017年8月任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负责人以来,科学规划统筹,学科由专科学组发展到独立学科再到独立病区,内分泌疾病患者在河源本地得到了有效治疗。同时她还担任河源市内分泌学科的带头人。工作之余,何金积极组织义诊并参与公共健康教育活动。2018年、2019年利用休息时间,到紫金县及东源县30多家敬老院进行社会服务及义诊工作,帮助孤寡老人。

疫情期间,她主动请缨,率领河源医疗队驰援荆州石首市。到达荆州石首市中医院后,她所在的医疗队全面接管确诊新冠肺炎患者危、重症病区。何金负责具体沟通协调工作,协助诊疗。在病区工作,她不惧危险,认真负责,筹划不同类型患者诊疗事宜,建立新的重症病区及内部规划,合理统筹安排工作。2020年2月29日,重症患者清零,3月7日确诊患者清零,3月9日,石首解禁。3月20日,圆满完成任务,她带领17名河源队员由荆州安全返回河源,全队零感染。石首市授予河源市援助石首医疗队“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杰出团队”荣誉称号。2020年何金获评“感动石首年度人物”“荆州市最美逆行者”。

8.孙尘演

孙尘演,男,1998年生,预备党员,二级警员,河源市公安局特警支队民警。入警以来,孙尘演坚定政治立场,勤学善思、苦练本领,立足岗位作贡献、担当作为勇争先,朝着“永葆忠诚本色,担当神圣使命”的方向奋进,以实际行动展现了新时代青年警察的责任和担当。在2019年“6·10”“6·12”抗洪抢险中,孙尘演或是往返于齐腰的深水间,营救被困的孩童,或是于山林中徒步数小时,背出受伤群众;在同年11月的大比武中,孙尘演作为大队骨干,参与了全部六个科目,并最终获得男子综合体技能第一名和团队第一名的好成绩。在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孙尘演无惧危险、挺身而出、主动请缨、异地战斗,与湖北省荆州市燕窝镇派出所民警一起,连续奋战在抗疫一线40天,负责24小时轮班执勤、隔离观察点看守、人员排查、场所检查、巡逻路面、测量体温、道路封锁等多项工作,为整个疫情防控工作作出了较大贡献。异地抗疫期间,孙尘演共查处了违法行为45起,检查营业宾馆168间次,设卡检查车辆1050余辆次,测量体温情况1800余人次。2020年,孙尘演获评“河源市最美抗疫警察”。

9.黄国珍

黄国珍,男,1985年生,龙川县光荣院护理员。黄国珍在光荣院的13年,工作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以院为家,尊老敬老,视院里的老人为父母,无微不至地照顾这些老人们,老人们总是被他微笑式服务打动,在他护理的时间总能听到老人们欢声笑语。对生活不便的老人,每天为他们提水、送饭、洗衣、清理房间、冲洗厕所,从不怕脏,不怕苦,凭借着自己的爱心和敬业奉献的精神默默地忙碌着,宽容地理解着。长此以往,虽然相互之间没有血缘关系,但黄国珍与院里的老人们实际上早已亲如一家,感情上早已彼此认同。在单位,黄国珍既是值班员、炊事员、理发员又是护理员,每一项工作都希望能让老人宽心、开心,力求尽善尽美,没有半点马虎。对待院里的工作安排,他从来都是认真执行,不打折扣,每一项任务都是高标准完成。

10.谢贵花

谢贵花,女,1962年生,连平县陂头镇夏田村村民。当年与丈夫结婚时,丈夫家中还有4个尚未成年的弟弟妹妹和一位身患心脏病的母亲,家里经济状况也不乐观,但她没有抱怨、没有退缩、没有提出分家单过,而是尽心照顾弟弟妹妹和婆婆、供弟弟妹妹上学。婆婆多次心脏病突发,都是她背着婆婆赶几里路往返医院。为了给婆婆治病,她还把娘家给的钱全部拿了出来。1990年,公公中风瘫痪,她又担起了照料公公的重担,每天给他端水送饭,处理大小便等。公公卧床久了又患了老年痴呆症,对照顾的人又打又骂,她从不生公公的气,而是理解公公所受病痛的折磨,对公公悉心照顾至今,三十年如一日。同屋的孤寡老人生活有困难时,她也会主动帮助他们。每当提起谢贵花,村里人无不竖起大拇指称赞,敬佩她对家人、邻居的良苦用心。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