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县区新闻 > 紫金县

退役军人展风采 尊崇之光耀紫金

紫金县奋力打造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紫金样板”

2025-05-14 10:48:28 来源:河源日报

5535fa7ea96ffe95b4ae4a8ab8eaf9ad_hyrbs0514004_001_01_s.jpg

■紫金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暖心迎接返乡退役士兵

(资料图片)

1ee195d3c565b4f0682fa773973ac466_hyrbs0514004_001_02_s.jpg

■紫金县革命烈士事迹展陈馆外景

本报记者 杨李维 摄

1c105fe632988d017ce9d567ffaeea24_hyrbs0514004_001_03_s.jpg

■军魂传承,77岁的紫金籍退役老兵迎接孙子光荣退役。 (资料图片)

image.png

■紫金县开展国防教育进校园活动 (资料图片)

初夏时节,万物繁茂。紫金县革命烈士事迹展陈馆项目趁天气连续晴好进入施工“黄金季”,馆外主体建设已完成,馆内各展区造型和布置雏形初显。建成后,展陈馆将系统展示紫金革命斗争史和烈士英勇事迹。

这是紫金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的生动缩影。近年来,该局在助力改革强军、保障退役军人权益、加强全民国防教育等方面实现新跨越,为退役军人提供转业安置通道,完善政策体系、提高服务效能,切实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通过展陈馆等平台深入开展全民国防教育。

如今,在紫金,“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让退役军人成为全社会尊重的人”理念深入人心,双拥暖流涌动。接下来,紫金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将继续秉持这一理念,不断探索创新,努力提升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水平,为打造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紫金样板”不懈奋斗,书写退役军人工作新篇章。

1

创新服务

打响特色工作品牌

在紫金县这片浸润着红色血液的土地上,紫金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紧密对标新时代“枫桥经验”及星级建设的高标准、严要求,深挖本土资源潜力,以红色基因为魂,精心构筑起“党建引领+退役军人服务”的“温馨娘家”品牌,在红色星级服务站建设等方面全力优化服务质量,确保退役军人感受到家的温暖。

在推进退役军人服务站建设过程中,紫金县巧妙地将服务站融入党群服务中心与红色教育基地,实现资源高效整合,打造出独具特色的红色服务阵地。以苏区镇退役军人服务站为例,该站创新性地与镇人武部进行全面融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精心构建了“老兵之家”活动中心,在标准设置业务前台、接待室、档案室的基础上,增设了健身室等多功能活动区域,全面满足退役军人的多元化需求。同时,将镇内的红屋、纪念堂、苏区革命斗争史展览馆等革命旧遗址元素融入服务站建设中,倾力打造具有浓郁苏区风情的退役军人“温馨娘家”。凭借卓越的服务与鲜明的特色,苏区镇退役军人服务站于2022年获得“全国红色退役军人服务站”荣誉。

在建设服务站的同时,该局还组建了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吸纳优秀退役军人加入服务站工作队伍,发挥他们的优势和特长,引导他们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应急救援等领域主动担当、勇作表率。

“我们上林小组的道路两旁房屋墙面,能不能画些具有本地特色的壁画?”近期,一场别开生面的“禾坪说事”活动在苏区镇青溪村上林广场举行。退役军人、村干部、乡亲等组成说事队伍,共同参与群众矛盾纠纷调解和乡镇平安建设工作。

上述场景已成为紫金县基层治理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近年来,紫金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勇于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创新推出“禾坪说事兵先行”特色机制,组织退役军人志愿者深入村庄,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倾听民意,解决实际问题,有效发挥退役军人在基层治理中的独特作用,为乡村和谐稳定贡献力量。该活动不仅成为政策法规宣讲的“微课堂”,更是收集社情民意的“直通车”,累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420件,妥善化解涉及退役军人的矛盾纠纷80起,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为构建和谐社区、推动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2

紧贴需求 擦亮服务保障金字招牌

紫金县是革命老区,也是兵源输出大县、安置大县。如何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让退役军人顺利转战“第二战场”,鼓舞退役军人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紫金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这样书写答卷。

关爱言出有行,尊崇落地有声。近年来,该局秉持“以退役军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贴心、暖心、用心的服务,让退役军人感受到“如沐春风”般的温暖——

提升服务水平。在全县16个乡镇建设退役军人服务站,并在43家企业建立“拥军门店”,现役军人、退役军人等凭有效证件可享受优惠折扣,不断拓展服务阵地。建立退役军人档案数据库,对退役军人的基本信息、服役情况、需求诉求等进行动态管理,并依托大数据,对相关信息实时更新,精准施策,进一步提升服务精准度。针对有就业创业需求的群体,详细记录其专业技能和求职意向,为后续精准匹配岗位、落实创业扶持政策奠定基础;对生活困难的退役军人,及时跟踪困难状况,提供个性化帮扶措施。

丰富服务内容。积极开展“尊崇服务”行动,在医疗、金融、文旅等领域为退役军人开辟绿色通道,提供优先、优惠、优质服务。通过建立常态化联系机制,定期走访慰问退役军人,在重要节日和特殊困难时期及时送上党和政府的关怀。针对退役军人在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实际需求,主动靠前服务,切实解决后顾之忧,让退役军人充分感受到社会的尊重与关爱。在医疗服务机构醒目位置张贴“退役军人优先”标识,设立专用窗口,确保退役军人享受优先挂号、就诊、取药、住院等服务。联合各大银行在营业网点设置退役军人优先服务窗口,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从细微之处彰显对退役军人的尊崇与关怀。

关注退役军人自身发展。聚焦退役军人自身发展需求,通过搭建平台、政策赋能、典型引领,全力构建有利于退役军人发展的良好生态,助推他们在地方发展中实现人生价值。在就业创业扶持上,积极探索创新路径。2023年11月,紫金县退役军人就业创业联盟企业在苏区镇揭牌成立,同步推进“雁归源”行动,引导退役军人抱团发展,深度融入地方特色产业体系。截至目前,紫金籍退役军人已创办中小微企业36家。2023年以来,累计帮助28名退役军人掌握新技能,助力5名退役军人成功创业,带动169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切实为退役军人事业发展“助跑添翼”。紫金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还联合相关部门申请“乡小兵”微信直播账号,搭建直播影棚,为有直播带货意愿的退役军人及军属提供专业化优质服务。

大力实施“兵支书”培育工程。通过“政治素质考核 + 带富能力评估”双重标准,选拔40名优秀退役军人担任村党支部书记。苏区镇永坑村“兵支书”钟作彬便是典型代表,他带领村民创办金胜禽畜养殖农民合作社,年产值突破200万元,带动30户村民增收致富。

3

融合共建 凝聚团结奋进“红色动能”

不久前,在紫金县退役军人返乡报到现场,一幕感人的画面温情上演。77岁的紫金籍退役老兵李统基身着珍藏多年的旧军装,从深圳回到家乡,以庄重的军礼迎接孙子李彬彬光荣退役。当爷孙二人身着不同年代的军装,互敬军礼、紧紧相拥时,现场掌声雷动,这一刻,军魂在传承,使命在延续。

军魂传承为双拥理念筑牢精神基石,而双拥理念则为军魂传承提供丰厚的土壤和强大的动力。近年来,紫金县将双拥理念融入到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在重要场所,设置双拥宣传标志牌、悬挂宣传标语,把紫金县特色美食街改建成“创业示范街”,街道两边竖立“军民同心、军地合力”“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等双拥牌匾。因地制宜把中山公园加以改造,打造成红色氛围浓、双拥气息厚的双拥主题公园。人们在休闲散步时,将受到双拥思想教育,将双拥理念在日常生活中有效传递,拥军爱民的种子就此生根发芽。

赓续红色基因,凝聚军民力量。紫金县坚持深挖资源,将国防教育与红色文化深度融合,打造“沉浸式”教育矩阵,把国防教育课堂搬到革命旧遗址,构建起全民国防教育的“大课堂”。因地制宜建设紫金县革命军事历史长廊和国防教育长廊,开辟普及国防知识、展示国防文化、开展国防教育的新阵地,激发“军爱民、民拥军”的双拥热情。与此同时,各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常态化组织参战老兵、立功军人走进中小学,开展“国防教育宣讲课”“军事实践体验”等活动。2020年以来,活动累计覆盖学生超1.3万人次。每逢“七一”“八一”等重要节日,组织青少年前往烈士陵园、纪念碑开展“我为烈士敬个礼”等主题活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推动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红色沃土,军民情深。紫金县始终秉持“军地一家亲”理念,持续深化军民融合发展。每年春节、“八一”等重要节日,县领导都会带队走访慰问驻地部队官兵;每年举办军民联欢晚会,邀请部队官兵观看演出;定期赴部队开展新兵回访活动,了解新兵服役情况,传递家乡关怀。去年3月、5月,紫金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因高效解决部队实际困难,先后获赠“助军先锋双拥模范”和“军民共建情深意切情系官兵排忧解难”荣誉牌匾,彰显了深厚的军民鱼水情。

■统筹:彭冲

■组稿:本报记者 陈思芬

特约记者 黄从高 甘建楼 通讯员 许淑梅

    上一篇:让“沉睡资产”变成“发展资本”
    下一篇:没有了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