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工业产业迅速崛起
“双核引擎”成为高质量发展强大支撑强劲动力
■紫城工业园首期已经全面完工,二期基础设施正加快建设。
■金盛兰集团河源德润钢铁二期项目动工建设,有望成为全市首个百亿级工业企业项目。
■大阳电工科技(河源)有限公司已经发展成为紫城工业园新材料产业的龙头企业。本报记者 冯晓铭 摄
■在紫城工业园的胜隆塑胶五金模具(河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员工们正在加班加点赶制订单。
近年来,紫金县连续3年GDP增速排名全市第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工业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排名全市前列,经济发展继续保持又稳又好、加快发展态势。
紫金能够实现又稳又好、加快发展,重点在产业,核心在项目,关键在园区。紫金县毗邻粤港澳大湾区,地处“双区”辐射带动第一圈层。去年以来,紫金县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积极抢抓省委、省政府实施“百千万工程”重大机遇,深入实施“产业兴县”“工业立县”战略,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把园区建设作为发展工业经济的主抓手,深入实施工业园区建设争先行动,加快紫城工业园、蓝塘产业新城扩容提质步伐,助推工业产业集群化发展。
当前,紫金县已经形成“一园两区”发展新格局,“一园”是指广东省紫金产业园,“两区”是指北区的紫城工业园和南区的蓝塘产业新城。截至去年底,紫金产业园累计引进项目96个,其中去年签约工业项目36个、总投资110.18亿元。紫城工业园、蓝塘产业新城“比翼齐飞”,呈现出“区位优、平台好、势头强、招商形势喜人”的良好局面,逐步形成以新材料、新电子、新制造为主导的产业集群,实现经济运行保持稳中有进、进中向好。
加快园区扩容提质
打造高质量发展强力引擎
3月的紫金,处处涌动着奋进的热潮,焕发出蓬勃生机。走进广东省紫金产业园,一条条生产线开足马力、高速运转,一个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加速推进。紫金作为全市唯一拥有两大工业平台的县,已经成为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有序转移的新高地。
工业园区是产业发展的主战场,是经济增长的主载体,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紫金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的工作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五大产业”“七大行动”发展思路,全力造平台、强招商、优环境、促项目,把工业园区作为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动园区扩容提质,形成了布局合理、产业聚集、发展强劲的良好态势。
据统计,紫金县2023年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23.56亿元、同比增长6.2%,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27.17亿元、同比增长7.3%,增速排名全市第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利用外资、外贸进出口等多项指标排在全市前列。
据了解,紫城工业园规划总面积18.2平方公里,首期启动区2.7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全面建成,产业项目基本布满,公共配套区孵化厂房、公寓、宿舍、商业街、市民厂场已建成投用。一期5.8平方公里的中部片区已完成征地拆迁工作,总投资18.8亿元的二期基础设施建设(含安置区)项目正扎实推进中,电商物流园、冷链物流园、楼宇产业园、预制菜产业园、汽车商贸城正在加快建设。
目前,紫城工业园以新一代电子信息、先进材料产业为主,初步形成了以大统营电子集团为主导的新电子产业集群和以大阳电工为主导的新材料产业集群。据统计,截至目前,紫城工业园已经累计引进签约项目83个、合同总投资达193亿元。其中,投产项目49个,在建项目18个,已签约待动工项目8个,规上企业2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家,专精特新企业1家。
蓝塘产业新城规划总面积18平方公里,首期6.68平方公里,已经完成用地征收6.5平方公里、土地平整4.5平方公里,配套设施不断完善。目前,蓝塘产业新城以新材料和新制造产业为主。据统计,蓝塘产业新城已经引进项目32个(含框架协议),合同投资总额388.42亿元。其中,投产项目4个,在建项目3个,规上企业4家。
产业加速集群集聚
企业发展阔步向前
日前,记者在河源市百世泰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百世泰)生产车间看到,工人们正在马不停蹄地赶订单。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说,他们非常看好紫金的营商环境和未来的发展,计划将深圳未搬迁的车间整体转移到紫金,3年内实现年产值3亿元。
百世泰是落户紫城工业园的先进制造企业,主要生产智能家居、大健康医疗产品等,产品出口欧美地区。自投产以来,该企业订单稳中有升,呈现稳步向上的发展态势。
百世泰的投产,是紫金县工业经济发展良好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紫金加快园区建设的同时,围绕新电子、新材料、新制造、水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坚持精准招商、以商招商、以链招商,突出抓好龙头企业及抱团发展项目的引进和培育,初步形成以新材料、新电子、新制造为主导的产业集群。
目前,蓝塘新材料和新制造两个产业集群、紫城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建设稳步推进中。其中,紫城工业园以新电子、新材料产业为招商引资主方向,初步形成了以大统营电子集团、聚飞鑫电子器件为龙头的新电子产业,以大阳电工为龙头的新材料产业;蓝塘产业新城在招大引强、产业链招商等方面持续发力,坚持以金盛兰优特钢项目为龙头,打造百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并以引进深圳市创能机械有限公司为契机,加快打造百亿级新制造产业集群,全力做大做强紫金新材料、新制造两大产业集群,为紫金县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强劲动能。
紫金县提出,今年在做大现有特色产业的同时,力争引进超亿元项目30个以上,推动新电子、新材料、新制造产业集群加速发展,大力推进产业科技创新,抢抓风口积极培育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商业航天等新兴产业,力争全年新增2家高新技术企业,推动10家企业技术改造、5家企业数字化转型。
目前,紫金县已经形成“一园两区”发展规划和“双核驱动”的发展格局,广东省紫金产业园正在申报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发展平台承载能力持续提升,园区已经预留10至20年的发展空间。当下的紫金县,园区优势明显,产业集聚,交通便利,环境优美,资源丰富,政策优惠,服务贴心,发展势头强劲,未来前景广阔,已经成为广大企业的投资福地、发展高地。
打好招商“主动仗”
围绕三大产业强链延链补链
招商引资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紫金县要实现三大产业齐头并进、融合发展,必须在招商引资上出实招、出硬招。
去年,紫金县把招商引资放在重要位置,充分发挥园区主阵地作用,创新招商方式,谋划强链延链补链项目,突出产业链招商,以招商促转型、助发展。
去年4月,紫金首批21名“招商大使”正式受聘上任。他们发挥各自桥梁纽带作用,当好紫金招商引资工作的“牵线人”“代言人”,为实施“百千万工程”增添动力。
聘任“招商大使”是紫金进一步推进招商引资、项目落地的有力举措。近年来,紫金县委、县政府着力抓项目、强招商,坚持发展向项目聚焦、工作向项目发力、资源向项目集聚,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积极抢抓“百千万工程”机遇,高度重视三大产业招商工作,不仅出台产业发展“黄金30条”,实行“一企一策”、项目代办制等惠企服务,而且建立“3+16+21”(3支招商小分队、16个镇“赛龙夺锦”、21名“招商大使”)招商机制和县领导挂钩联系重点项目(企业)制度,围绕新电子、新材料、新智造、水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坚持精准招商、以商招商、以链招商,突出抓好龙头骨干企业及抱团发展项目的引进和培育,引进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产业集聚态势逐步凸显,为助力紫金又稳又好、加快发展积蓄动能。
“专业小分队”招回好项目、大项目。去年以来,紫金县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深入实施招商引资年行动,调整紫金县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工业产业、农业产业、文旅产业3个招商引资小分队,出台奖惩措施,推动各级各部门迅速掀起招商引资新热潮,实现专业化招商和全民招商。同时,借助首批21名“招商大使”等力量,在深圳市龙岗区成立紫金招商展示中心,联合开展专业化招商、全域招商、全产业招商。
据统计,去年招商小分队共考察企业148批次,洽谈项目358个,签约企业(含框架协议)72家,意向合同投资总额156.69亿元。
优质高效的服务是项目落地见效的有效保障。紫金县不断强化主动服务意识和要素保障,以惠企暖企行动为抓手,严格落实县领导挂钩服务重点企业(项目)制度,定期深入企业调研,及时研究解决企业“卡壳”难题,持续深化和拓展企业代办制服务。据统计,去年紫金县累计为53家企业共245个项目提供代办服务,协调解决企业相关问题,组织指导9家企业完成技术改造,培育上规工业企业11家。
■组稿:本报记者 田红秀 特约记者 黄从高 甘建楼
■图片:本报记者 肖斌(除署名外)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