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县区新闻 > 紫金县

红绿相映谱写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紫金县召开保护利用红色文化促进紫金高质量发展大会,赓续红色血脉,赋能“百千万工程”

2023-07-14 10:17:36 来源:河源日报

a791196d0bddb3bc06aaa2102c3c2f15_0714004_001_01_s.jpg

■保护利用红色文化促进紫金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上,专家学者各抒己见,为紫金高质量发展出谋献策。

c374dc153365b4c60710cb5c2226fb75_0714004_001_02_s.jpg

■领导和嘉宾为红色苏区保护利用项目——苏区游客服务中心、苏区研学基地开工推杆。

3bc60aaf0a80fe4d54cc30256b496fa4_0714004_001_03_s.jpg

■文旅项目企业代表与紫金县政府签约

f846fe47d4e612be575fb2a113c0cf22_0714004_001_04_s.jpg

■与会嘉宾在紫金县苏区镇苏维埃政府旧址(红屋)、“血田”遗址、紫金革命斗争史展馆参观。

1222b2e0d5ed75abdbd0dfb68d21755c_0714004_001_05_s.jpg

■保护利用红色文化促进紫金高质量发展大会是紫金实施“百千万工程”的具体举措。

0daefbc95dbc41a3bb70e028437bb66d_0714004_001_06_s.jpg

■紫金县文旅产业招商推介暨红色苏区保护利用项目动工仪式现场

核心提示

七月的紫金,蝉茶飘香,生机勃发。12日至13日,紫金县召开保护利用红色文化促进紫金高质量发展大会,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推动乡村振兴、赋能“百千万工程”,助推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其中,紫金县文旅产业招商推介暨红色苏区保护利用项目动工仪式吸引了无数目光:活动现场签约14个优质项目,计划投资总额45.12亿元。

回顾90多年前的那段峥嵘岁月,革命先烈们在紫金这片土地上前仆后继、浴血奋战,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部可歌可泣、恢宏壮丽的革命史诗。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留下了周恩来、彭湃、徐向前、刘琴西等革命先辈的光辉足迹,谱写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二师和第四师并肩作战的壮丽诗篇。

近年来,紫金县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把推进红色基因传承摆在重要位置,强化顶层设计,健全完善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开发利用机制,深入挖掘红色资源,促进资源创新转化,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强大的精神力量,赓续光荣传统,为推动我市加快实现绿色崛起、建设幸福和谐美丽河源增添紫金风采。

抓大项目就是抓大发展。此次大会14个高质量项目的顺利签约,是紫金县以红色资源带动绿色发展的成果体现,也是未来紫金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活水源泉”。

当前,紫金正立足丰富红色资源、绿色生态优势和客家文化底蕴,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主线,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加强对口协作合作、做强做大绿色产业,全力以赴拼经济、抓项目、搞建设、促发展,以真抓实干、奋勇争先的劲头,推动“红绿”融合发展,谱写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统筹:王亚娇

■组稿:本报记者 王亚娇 陈鹏 

特约记者 黄从高 甘建楼

■摄影:本报记者 冯晓铭 邓宇权

【追忆往昔】 薪火相传的红色传奇

在紫金红色历史时间轴中,有很多个“最早”: 全国最早开展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地区之一,中国革命策源地之一,全国最早开展农民运动的地区之一,全国最早举行农民武装暴动的地区之一,全国最早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苏维埃政权、开展土地革命的地区之一,紫金县苏区镇是全国唯一以“苏区”命名的著名革命老区……无数革命前辈的足迹遍布紫金,英雄们的战斗事迹广为传颂。

此次大会邀请了当年在苏区镇战斗过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彭湃、徐向前的后代来到紫金,重走先辈生活和奋斗过的地方,为紫金如何更好地保护利用红色文化建言献策。

1925年10月,国民革命军第二次东征,周恩来任东征军总政治部主任,他率部从海丰公平到惠东高潭,亲临紫金炮子、龙窝指导武装斗争。那时,东征军司令部、政治部均设在龙窝。周恩来指挥东征军和紫金农军攻克紫金后,亲任东江各属行政委员会委员长,并任命刘琴西为东江巡视员。

“走在苏区镇,看到爷爷周恩来当年住过的房子、用过的杯子,摸摸他睡过的床铺,我的眼眶不由的湿润了,我非常震撼,也很感动,一下子让我想起小时候爷爷教我唱红色歌曲的画面。”广东省红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广东省政协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周恩来侄孙女周晓瑾感慨地说,通过参观和交流,可以看出紫金县委、县政府和深圳市龙华区花了大力气保护红色资源和传承红色文化,这也不负革命先辈们浴血奋战,不怕牺牲、勇往直前建立起的新生活。

反观历史,紫金爆发的“四·二六”武装暴动,是1927年夏季东江地区反蒋讨逆起义中全省爆发时间较早、范围较广、规模较大、影响较为深远的一次武装起义。

紫金的红色传奇,与刘琴西、刘尔崧、刘乃宏等在紫金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努力是分不开的,革命先辈为20世纪20年代的紫金培植了深厚的红色革命土壤。

有奋斗就有牺牲。1928年农历四月和十月,国民党反动派在紫金县苏区镇一块稻田上两次枪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450多人,一时血流成河,这就是惨绝人寰的“血田”惨案。土地革命时期,紫金苏区一带被杀害、摧残致死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有3000多人,其中全家被杀害的有330多户,被烧毁的房屋1.5万多间。

红色文化是历史、是记忆、是传统,是紫金的重要文化基因,也是紫金文化自信的底色与底气。走进紫金县苏维埃政府旧址(红屋),一幅幅丰富的历史图片、一件件翔实的历史文物,无数感人肺腑的英雄事迹证明,紫金是一块红色热土,在引导广大群众积极走红军指引的革命道路中,前仆后继,不断上演薪火相传的红色传奇。

【不忘初心】 历久弥新的红色使命

“只有身临其境,才能真切地感受到历史的庄严。”这是游客们在苏区镇参观学习时的共同感受。

红色地标之于一座城市是绵延不绝的记忆,更是一种历久弥新的精神。90多年的历史长河,流光溢彩。革命先烈在紫金这块红色土地上浴血奋战,就是为了建设更美好的社会,让人民群众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漫长的历史岁月是一笔传承久远的宝贵财富,更是凝聚人心、激励向上的澎湃动力。它的深处,蕴藏着城市的红色基因和精神密码。

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国务院原参事忽培元对紫金县红色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给予充分的肯定。此次大会,忽培元专程到苏区镇探访,他说,极目所见都是保存修缮完好的革命旧址遗址,保护和恢复非常到位,并且形成了一个整体性,完全做到了以红色文化覆盖全镇。

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侯月祥认为紫金“四·二六”武装暴动是一次伟大壮举,充分显示了紫金人民群众在党领导下的精神伟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要继续弘扬革命先辈敢为人先、开拓创新的精神,切实加强革命遗迹的保护利用,加速乡村振兴步伐。

“紫金工农武装夺取政权的胜利,是紫金革命斗争历史的光辉亮点,留下了许多闪光的红色印记,成为紫金引以为傲的红色历史文化,这不仅是紫金值得骄傲的地方,更是紫金引以为荣的宝贵财富。”省委党史研究室研究员官丽珍说。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12日,紫金县召开保护利用红色文化促进紫金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13日,红色苏区保护利用项目——苏区游客服务中心、苏区研学基地举行开工仪式,这是弘扬苏区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具体举措,也将进一步做强特色品牌项目,涵养红色文化,让红色精神永放光芒。

近年来,紫金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红色苏区保护利用工作,将此作为当前紫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来抓,并与深圳市龙华区达成共识,将“红色苏区保护利用项目”作为本轮深圳对口帮扶紫金最重要的帮扶项目,也是紫金县当前立项投资最大的一个产业帮扶项目,且提出了“四个一”(制作一个高标准的红色苏区项目全域规划设计方案、成立一个高水平的红色文化研究会、组建一个高层次的党史专家团队、举办一次保护利用红色文化促进紫金高质量发展大会)的工作思路,让紫金红色文化保护工作有的放矢。

重投入,深挖掘,边保护,边开发。紫金县还高规格成立“红色苏区保护利用建设项目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执行组长、下设规划设计、征地拆迁、史料研究、资金筹措等四个小组,大力推进红色苏区保护利用工程。

广东省南方红色文化研究院荣誉院长、广东省政协委员,彭湃烈士的孙女彭伊娜认为,有深圳丰富的经济发展经验的加持,紫金深厚的红色文化一定能得到最好的保护、挖掘与利用。“这是深圳帮扶者要大力挖掘的精神文化资源。”彭伊娜说。

截至目前,紫金县共投入6900多万元用于大力实施革命旧遗址保护修缮和革命文物陈展提升等工程,重点实施紫金县苏区革命旧遗址群整体提升项目,新建紫金县苏区农民运动陈列馆和龙窝红二、四师会师公园,重建了红色革命遗址新丰楼,对紫金县苏维埃政府旧址和县城刘尔崧、刘琴西故居及刘尔崧纪念馆等20处革命文物进行保护和修缮。全县现有革命遗址136处,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处,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5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在全县革命旧遗址中,苏区镇最为集中,有39处,其次是县城老城区,主要集中在下厚街和儒林街一带。

【赓续前行】 永不枯竭的红色动力

弥足珍贵的红色资源,让广大干部群众有着深深的自豪感,更成为推动紫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

2022年12月1日,紫金县成立的“紫金县红色文化研究会”对紫金做强红色文化品牌、加快苏区项目规划建设、促进红色文化传承保护有着巨大的积极促进作用。

文化被传承,力量被凝聚。紫金县广大党员干部顺应群众期待、矢志砥砺奋进。

目前,“四个一”工作均按计划逐项有序推进,此次召开保护利用红色文化促进紫金高质量发展大会就是该项工作的生动实践。同时,利用龙华区专项支持的900万元,委托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完成红色苏区的全域概念性规划设计工作和施工图编制,并委托专业机构完成地质勘查工作;按照全域概念性规划设计方案,紫金县发改局已按10.3亿元投资额立项,完成省重大建设项目库入库申报,成为紫金县当前立项金额最大的一个产业项目;省发改委批复同意发行政府专项债3.4亿元;征地拆迁工作小组根据设计方案完成项目涉及330亩土地的征收工作等。

忽培元对红色文化保护和利用有非常深入的研究。他表示,紫金县贯彻新发展理念,将红色文化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进行了完美融合,把“利用红色资源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一个口号提出来,将红色文化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有机连接,找到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这既可以为经济发展赋能,也可以活化红色文化。

红色资源需要保护,红色精神需要传承。为了让革命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近年来,紫金县编排了大型现代花朝戏《血田英魂》和《接你回家》,依托艺术独特的视觉潜入历史的另一面,深入呈现那一代革命者的内心和情感世界,讴歌他们极富人性、人情、情爱的理想追求和视死如归的革命者浪漫主义情怀,挖掘那风起云涌的革命年代的红色历史。

如今,紫金县正全力把苏区镇打造成河源市、深圳市乃至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各级党员教育培训、乡村振兴人才培训的基地,以及中小学生的研学基地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深圳市改革开放干部学院、东江干部学院培训基地,努力打造红色文旅小镇,以激活红色文化促进紫金高质量发展。

【产业振兴】 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也是硬任务。近年来,紫金在中央和省、市的关心支持下,借助深圳市龙华区对口帮扶力量,深入调研、高位谋划,深挖苏区红色文化资源,重点规划建设红色苏区保护利用项目,以红色文化保护利用引领紫金全域高质量发展。“随着项目的开工建设,将进一步深化龙华紫金对口帮扶工作,加速集聚各类优质资源、推动紫金红色文旅加快发展。”深圳市龙华区相关负责人说。

加快红色苏区保护利用项目建设,是紫金铆足干劲,誓要在高质量发展新战场上勃发新气象、闯出新路来的一个生动实践。

产业兴,则县域兴。今年以来,紫金坚定不移实施产业兴县战略,按照“工业立县、农业强县、旅游旺县”的思路,全力以赴拼经济、抓项目、抢招商、促发展,全县经济发展向上向好,顺利实现“开门红”。尤其是在工业发展上,紫金深入实施工业园区建设争先行动,今年以来完成紫城工业园二期和蓝塘产业新城首期用地征收1.27平方公里,紫城工业园公共服务区建成投入使用,动工建设全市首个预制菜产业园,楼宇产业园、电商物流园、冷链物流园等“园中园”建设扎实推进,紫金产业园成功认定为省级产业园。同时,谋划建设生态环保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等项目,金盛兰二期、怡景矿泉水、聚飞鑫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

工业发展好了,农业和文旅产业也渐入佳境。紫金深入实施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和紫金蝉茶品牌建设工程,成功举办首届中国蝉茶(紫金)开采节,全县茶叶种植面积达7.3万亩,再添“多彩茶乡—特色魅力茶乡”国字号荣誉称号,“紫金蝉茶”荣获国家年度区域公共品牌金奖,示范带动丝苗米、柑橘、南药、禽畜等特色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

紫金还深入实施红色苏区保护提升工程,扎实推进永安古城、黄花古驿道等文旅资源开发利用,加快东南五镇旅游公路规划建设,推动特色资源串珠成线、连线成片。

一组数据,则更直观反映出紫金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全力以赴拼经济、抓项目、搞建设、促发展的“底蕴”:2023年一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62亿元,同比增长5.5%,增速排名全市第1。

【奋勇争先】 蹚出“百千万工程”新路

向高攀登,向新而行。

县域是区域协调发展的“主战场”,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板”。今年上半年,紫金深入实施品质县城三年提升行动,城南新区“四横三纵”主路网新建成1公里,县“新三馆一中心”、七木寨郊野公园等项目建设步伐加快,金山大道景观提升工程、县城香江东路(大坝桥至余屋桥段)等10个市政项目完成建设,全县首座人行天桥建成投入使用,顺利通过省级卫生城市复审,县城功能品质不断提升。

此外,结合各镇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紫金分类建设中心镇、专业镇、特色镇,推动镇村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制定印发《紫金县发展“飞地经济”实施办法》,打破镇域发展限制,有效调动各镇招商引资积极性,激发镇域发展活力。

聚力“百千万工程”,乡村振兴也迈出高质量发展新步伐。紫金统筹推进美丽圩镇、美丽乡村建设,深入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行动,扎实推进龙窝、九和等2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和打造一批美丽宜居村、特色精品村,全县干净整洁村、美丽宜居村分别达100%、63%,荣获2022年乡村振兴河源大擂台比赛金奖,“农村集中供水项目‘同类合并’申报专项债”被评为全国基层治水十大经验。“活动场所多了,环境大变样。村民都很有信心,把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紫金县中坝镇北坑村村民张大伯说。

将“绿美”绣入发展蓝图,紫金“值”此青绿。今年上半年,紫金县编制《紫金县绿美紫金生态建设实施方案》和《紫金县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等6个县级具体行动方案,组建工作专班,专班化、清单化、具体化推动绿美紫金生态建设。同时,推深做实林长制,全力做好林分改造和林相提升工作,完成林分林相优化5.77万亩,累计建成县、镇级林长义务植树点17个,主题林5个,新增义务植树面积240亩,建成全市首个“碳普惠绿色园区”,白溪省级自然保护区发现全球罕见新物种“河源堇菜”,全县森林质量和生态功能等级持续提升。紫金还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全县重大的政治任务和重要的民生任务抓紧抓实,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不断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创新突破】 引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6月28日,紫金召开全县推广“禾坪说事”基层治理模式动员部署会,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中央、省委、市委政法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省、市关于开展“1+6+N”矛盾纠纷多元共治的工作部署,全面推广“禾坪说事”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加快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这个‘禾坪说事’,大事小事都可以提,提了还管用。”紫金县凤安镇佛岭村村民张叔连连点赞。

“禾坪说事”是紫金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为群众提供“家门口”信访诉求服务的又一生动实践。

近年来,紫金把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系列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县域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并成立县“百千万工程”指挥办,优化完善紫金县产业发展、社会民生和基础设施项目等联席会议制度、重点项目用地保障等机制,助推高质量发展重点任务落地落实。特别是出台了《关于开展“赛龙夺锦”活动推动镇村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拿出3000万元作为活动启动和奖励资金,充分激发镇、村内生动力,推动县、镇、村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去年12月,紫金重磅推出三大产业扶持政策“黄金30条”,其中在“促进旅游产业发展政策‘黄金10条’”中,设立最高奖补500万元,鼓励旅游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释放政策红利,对入驻项目给予“真金白银”的大力支持。“多项政策红利叠加释放,毗邻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良好的产业基础和优越的营商环境,蕴含着无限商机。”紫金县相关负责人说。

如今,紫金发展势头强劲。特别是在文化旅游发展方面,紫金积极抢抓“融湾”“融深”和创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机遇,积极谋划全域旅游发展布局,串珠成线、连线成片,打造了一批旅游示范镇、示范村、示范线路和旅游景区,开发了茶旅融合、红色旅游、温泉旅游等一批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成功创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有力推动了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在全市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红绿”交融】 革命老区焕发新活力

有紧扣红色主题,如保护利用红色文化促进紫金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花朝戏《接你回家》;有突出文旅特色,如参观苏区革命旧(遗)址群、举行紫金县文旅产业招商推介暨红色苏区保护利用项目动工仪式……紫金县举办的保护利用红色文化促进紫金高质量发展大会亮点纷呈,活动现场还签约了14个优质项目,计划投资总额45.12亿元。

此次大会是紫金实施“百千万工程”的具体举措,是弘扬苏区精神、赓续红色血脉的创新举措,也是紫金发展文旅产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成果展示。

“红色”与“绿色”绘就了紫金发展底色。紫金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也拥有花朝戏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南岭德先楼、永安古城、孙中山入粤始祖开基地等历史文化资源,客家文化底蕴深厚。

红色血脉在紫金赓续传承,深厚的客家文化鼓舞着紫金人民坚定信念、凝聚力量、勤思奋进,推动紫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翻山越岭打开山门、解放思想打通资源、新建平台突出重围、打造品牌富民兴村……紫金之所以能一路披荆斩棘、一往无前,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全县上下铆足一股劲,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日夜兼程、风雨无阻,展现了新时代紫金人勇于担当、敢于胜利的精神风貌和奋斗姿态。

革命老区焕发新活力。回眸紫金一路走来,每一步都不容易,又都非常扎实,都蕴含着革命精神的攻坚克难,昭示了红色基因赓续的强大动力。紫金将抢抓机遇,奋发有为,扎扎实实办好紫金的事,全力做好产业兴县、“融湾”“融深”、乡村振兴、绿色发展、民生改善、安全稳定、党的建设文章,书写好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

    上一篇:简讯
    下一篇:没有了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