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县区新闻 > 紫金县

紫金县2022年产业发展大会签约、动工项目投资总额超305亿,三大产业成果丰硕

汇聚各方资源 助推产业发展

2022-12-28 10:25:02 来源:河源日报

1228005_001_01_s[1].jpg 

■紫金县举办2022年产业发展大会,希望更多企业选择紫金、投资紫金。

1228005_001_02_s[1].jpg 

■与会领导、嘉宾、专家学者共同启动紫金产业发展大会。 

1228005_001_03_s[1].jpg

■紫金产业发展大会现场动工项目20个,总投资 55.75亿元。 

1228005_001_04_s[1].jpg 

■紫金产业发展大会现场签约36个优质项目,总投资249.56亿元。 

1228005_001_05_s[1].jpg

■大会现场表彰一批优秀企业和招商引资贡献人物 

1228005_001_06_s[1].jpg  

■大会举办产业发展高峰论坛,邀请产业领域权威专家学者为紫金工业产业蓄势崛起、农业产业高品质发展、旅游产业破局启航“把脉开方”、建言献策。 

核心提示

紫气东来,秋江澎湃。昨日,紫金县成功举办“产业融湾,奋进紫金”2022年产业发展大会。活动现场,惠州禾远明德实业、广东创能机械、深圳台钲精密机械等36个优质项目签约,总投资249.56亿元;20个项目动工,总投资55.75亿元。

此次活动阵容强大,成果喜人。大会集中展示了近年来紫金工业、农业、旅游业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签约、动工一批优质项目,表彰了一批优秀企业和招商引资贡献人物,推出扶持三大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黄金“30条”,拿出真金白银全方位支持三大产业做大做强,掀起产业发展和招商引资新热潮。同时,大会还举办了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三大产业领域权威专家学者为紫金工业产业蓄势崛起、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旅游产业破局启航“把脉开方”、建言献策。

大会的举办是紫金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精神的具体行动,是落实市委、市政府加快培育“五大产业”工作部署、高度重视产业发展的行动体现,对推动紫金县产业结构优化、加快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必将掀起紫金产业发展和招商引资的新热潮,为推动紫金实现又稳又好、加快发展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新的更大作为。

大会成效一批优质项目签约动工 产业“融湾”再擂战鼓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大项目就是抓大发展。去年以来,紫金县积极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战略发展机遇,深入落实市委、市政府加快培育“五大产业”工作部署,按照县委“12345”总体部署和“六个聚力六个共享”具体安排,以“融湾”为纲、“融深”为牵引,坚持产业兴县不动摇,高位谋划、全力推动,以时不我待的精神状态,积极对接服务项目,促进项目早落地、早建设、早投产,推进全县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产业发展大会现场,共签约项目36个(工业项目28个,农业项目3个,旅游项目5个),项目总投资249.56亿元;动工项目20个,总投资额55.75亿元。这些项目的顺利签约、动工,正是去年以来紫金县坚持抓大项目就是抓大发展的成果体现,也是未来紫金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活水源泉”。

据统计,截至目前,紫城工业园、蓝塘产业新城累计引进项目83个,投资总额累计490.5亿元;已投产项目36个,年产值达到100亿元。

政策扶持黄金“30条”扶持政策出台 “真金白银”赋能产业发展

产业要加快发展,政策扶持是关键。

活动当天,紫金县委、县政府重磅推出工、农、旅三大产业扶持政策黄金“30条”,其中扶持工业技改创新,最高可奖补5000万元;撬动金融资金支持农业企业,最高可贷款500万元;鼓励旅游重点项目建设,最高可奖补500万元,力度之大、范围之广是全省少有,对入驻项目给予了“真金白银”的大力支持。

据统计,紫金县在今年前三季度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4.54亿元,增速全市排名第一,多项主要经济指标排名全市前列。今年以来,紫金县大力发展工业、农业、旅游业,新储备和启动了预制菜产业园、楼宇产业园、三黄鸡产业园、水经济产业园、红色苏区提升、永安古城、黄花古驿道保护开发等一大批高质量项目,河紫高速公路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先行控制性工程有望在春节前动工。今天的紫金,发展势头强劲、前景广阔,正成为投资热土、兴业沃土、创业乐土。

企业心声环境优服务好 投资首选紫金

“紫金党委政府勤政为民、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和交通区位优势、日趋完善的投资环境,是我们选择紫金的首要原因。”蓝塘产业新城龙头企业——福建金盛兰集团河源德润钢铁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锦新表示,公司从落户蓝塘产业新城到动工、投产以来,紫金县委、县政府和各级各部门为企业建设提供了全方位的贴心服务,确保企业顺利投产。王锦新说,今后公司将继续秉承“做长、做强、做优”的理念,不断创新发展,为紫金经济振兴和河源工业经济加快发展贡献力量。

绿色是紫金发展的底色,生态资源是紫金加快发展的优势资源。许多到紫金投资兴业的企业家,看中的就是紫金优良的生态资源,回家乡投资兴业的广东黄花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广东黄花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曹锦旺介绍说,在家乡投资兴业,真切感受到紫金县委、县政府坚定不移大抓产业的信心、决心,真切感受到紫金优质营商环境的重要性。他表示,将努力把黄花庄园茶旅融合基地建设成为粤东地区产学研一体的茶旅示范基地,促进紫金茶产业提质增效,为家乡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贡献一份力量。

被誉为天下第一泉的紫金御临门温泉运营方——广东省紫金县金鹅温泉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彦华表示,紫金旅游资源丰富,产业基础良好,而且毗邻粤港澳大湾区,区位优势明显,文旅产业蕴含无限商机,温泉旅游、民宿、田园耕读等资源具有合作开发价值,希望借助产业发展大会平台,与广大投资者、企业家加强资源整合和信息交流,推动更多项目落户紫金。

专家展望势头强劲前景广阔 三大产业潜力无限

产业发展大会举办期间,紫金举办了产业发展高峰论坛,邀请业内专家、企业精英为紫金工业产业蓄势崛起、农业产业高品质发展、旅游产业破局启航把脉开方、建言献策。专家代表、企业精英们纷纷展望紫金未来,为紫金加快发展出谋划策,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案和对策。

工业产业:“三大路径”助力工业产业蓄势崛起

紫金地处粤港澳大湾区辐射“第一圈层”,具有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的天然优势,在深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背景下,紫金工业如何蓄势崛起?

广东工业大学教授程永奇认为,紫金县今后工业发展路径要紧抓区位优势,聚焦新兴产业,实现集群发展。在聚焦新兴产业上,要聚焦新电子、新能源、先进材料、先进制造、生物医药与健康等产业。在实现集群发展上,要实现产业高集中度,从而降低企业的制造成本,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和范围经济效益,提高产业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科技创新助力产业上,要争创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打造高水平特色产业园,助推龙头企业科技创新、科技创新人才引育。

茶叶产业:“科技赋能”助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紫金是中国蝉茶之乡、中国茶业百强县,有近700年种茶历史。紫金蝉茶被评为全国乡村特色产品、“粤字号”农产品百县百品优秀县域公共品牌、粤港澳大湾区最受消费者喜爱区域公共品牌。今后,紫金如何进一步打响“紫金蝉茶·茶中燕窝”金字招牌,做大做强“中国蝉茶之乡”品牌,实现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原副所长、研究员、资深首席科学家,国家茶产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鲁成银认为,紫金蝉茶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赋能,在绿色、质量、效益、共富四个方面提供科技支撑。在绿色发展上,要从过去单一的茶叶生产,转变为“三生”(生产、生态、生活)茶叶。在产品质量提升上,更要科技赋能,在茶叶品种创新、生产方式、加工工艺和技术创新等方面提供科技支撑。在效益提升上,要依靠科技实现茶叶生产现代化、茶叶产品多样化开发,延链增效,比如开发新茶饮品、茶食品、保健品、护肤品等。

除了科技赋能外,还要有“三长”战略保障,即县长+董事长+院(所)长。其中,县长负责顶层设计,做好产业定位和发展战略;董事长负责生产消费者需求的茶产品,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实现产业增效、农民增收;院(所)长主要提供智库、科技、信息、人才培养等方面支撑。

文旅产业:“四大良策”助力文旅产业破局启航

近年来,紫金县茶旅综合体、乡村旅游、研学旅游等新业态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到紫金看大戏、品蝉茶、泡温泉、尝美食、学党史、游乡村的旅游新时尚。未来,紫金旅游产业如何破局启航?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发展研究所所长胡卫华博士认为,紫金拥有多种旅游资源,是红色紫金、蝉茶之乡、温泉之都、康养胜地。未来,紫金要以“中国茶旅融合示范地、双区休闲旅游目的地、粤东北乡村旅游高地、河源民宿产业集群地”为目标,强化政策引领扶持力度,提升全域旅游基础设施,做大紫金旅游品牌推广,创新客源市场开拓形式,将红色文化作为引领旗帜和精神高地,将“茶旅融合”作为旅游发展的重点和亮点,将客家文化、地方美食作为主客共享、全民休闲的重要载体地。

紫金优势产业再“融湾” “五好”赢未来

紫金发展前景广阔,诚邀天下客商看好紫金、投资紫金。

区位优势好。紫金县毗邻粤港澳大湾区,河惠莞高速公路与汕湛高速公路快捷联通深圳都市圈和惠州“丰”字交通网络,融入深莞惠1小时经济圈和粤港澳大湾区第一圈层。同时,河紫、河惠汕高速公路和深河高铁加快谋划建设,县内一批干线公路加快推进,东南五镇旅游公路等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外联内通更加便捷畅顺,更多资源向紫金集聚。

产业平台好。紫城工业园首期产业项目基本布满,产城支撑有力;蓝塘产业新城已引进投资超百亿元的优特钢龙头企业和抱团企业,园区更具投资价值;新电子、新材料、新制造三大产业集群牵引带动、吸附能力强,园区承载力强;紫金独特的红色资源、温泉资源、乡村资源、农业资源、文化资源正待开发、做优做强,商机无限、潜力巨大。

政策支持好。党中央对革命老区苏区发展寄予厚望,一系列利好政策、要素资源正向紫金配置。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给予山区各种农业产业扶持政策;作为革命老区的紫金,投资的项目能享受各类老区政策支持;深圳特区的加持,龙华对口帮扶紫金也成为助力紫金发展的强大动力。

营商环境好。紫金努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实行“一窗办、简化办、马上办、网上办”,大幅压缩各类涉企事项流程、时间和成本,各级各部门认真当好“项目代办员”,做好“企业服务员”,营商环境评估位居全市第一。

生态环境好。紫金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生态环境优美,水环境质量持续保持在国家地表水Ⅰ—Ⅱ类标准,大气环境质量稳定在国家大气标准一级水平,空气质量指数达标率达到98%以上,森林覆盖率达76.7%,是全省第三生态林业县,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城市,排行2022年广东省百强区县生态环境榜第三位。

■组稿:本报记者 田红秀 

特约记者 黄从高 甘建楼

■摄影:本报记者 冯晓铭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