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县区新闻 > 紫金县

夯实民生之本 增进民生福祉

紫金交出一份亮丽民生答卷

2022-10-12 17:12:56 来源:河源日报

28bdd1171d90c7c5736b1e78ec030226_1012043_001_01_s.jpg

■紫金县第二人民医院(蓝镇中心卫生院)建成投入使用以来,有效解决了基层群众看病难的问题。

dd46fd536424050efd697fc469684942_1012043_001_02_s.jpg

■加强学校体育设施建设,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97775ba9b490c8a69aab417d747c97c9_1012043_001_03_s.jpg

■2021年9月,深圳龙华紫金实验学校建成开学,提供2520个优质学位,让紫金学子在家门口享受粤港澳大湾区优质教学资源。

a94cfae4c89bfe376a77c701e90f536c_1012043_001_04_s.jpg

■加大医疗卫生投入,解决特殊群众看病难问题。

核心提示

优质教育资源更加丰富,区域医疗条件更加完善,民生兜底保障网不断织密织牢……翻开紫金县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答卷”,一项项惠民举措接连出台,一件件民生实事看得见、摸得着,一项项改变让老百姓受益。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党的十八大以来,紫金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和信心,牢记初心使命,着力增进民生福祉,扎实做好教育服务、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各项工作,大力推进民生保障和居民生活“夯基础、补短板、提质量”,完善多层次公共服务体系,更好满足老百姓的不同需求,努力实现户户有房住、孩子有学上、小病不出门、大病不奔波、养老有保障、出行不发愁、家园像花园。

数据显示,近年来,紫金县持续聚焦民生保障,不断加大民生领域投入力度,2020年达到46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88%,较2015年增长28%。

医疗卫生高质量发展为群众健康保驾护航

“全县已订购了27台血透仪,10月份即可投入试运营,全部投入使用后将为群众看病提供更大的方便。”紫金县卫健局相关负责人说。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今年1月,紫金县召开首场“面对面”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座谈会,针对“看病难”问题零距离倾听群众呼声,面对面解决群众的需求。增加血透仪是落实紫金县委书记、县长“面对面”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机制的具体举措。

近年来,紫金县加快重大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补足医疗卫生短板,全力引进医疗卫生人才,着力解决群众看病报销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减轻群众负担,持续提高群众医疗保障水平,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

“现在村卫生站的环境很好,设备也全,一些应急常见的药物或者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都能到这里来就诊。”蓝塘镇汉塘村村民钟泽峰说。

走进蓝塘镇汉塘村卫生站,大厅宽敞明亮,诊室、治疗室、药房等功能服务室一应俱全,医疗设备、基本药物应有尽有。

在村里从医10余年的谢赞文见证了汉塘村这些年的巨大变化。“以前给村民看病都在自己家里,设施设备不全,就医环境简陋。现在村里不仅新建了村级卫生站,而且新增了医疗设备,配备了一名护士,医疗服务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谢赞文说,县里还会定期组织专家开展乡村医生业务技能培训,提高乡村医生业务能力。

不只是提升乡村医疗水平,紫金还推进医联体建设,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安全、高效、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我们以县级公立医院为总院,23家社区、乡镇医院等为分院,成立一体化、紧密型医共体,并与粤港澳大湾区各大医院组建专科联盟和技术交流合作项目,充分发挥联盟医院优质医疗资源带动作用,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全县疾病的救治能力和服务水平,实现‘小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县’。”紫金县卫健局相关负责人说。

记者了解到,蓝塘镇一名80岁的老人不小心摔倒后,导致脾脏破裂,需立即手术。当时,老人就在紫金县第二人民医院顺利完成手术,一个星期后就康复出院,不仅治疗及时,还节省了1万多元医疗费用。

据统计,近年来紫金县累计投入15亿元,建成启用县人民医院新院、县第二人民医院、县妇幼保健计生服务中心和县120指挥中心,县中医院、县疾控中心、县卫生监督所完成整体搬迁和升级改造,全面完成镇级卫生院和预防接种门诊标准化建设,成功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县、镇、村三级中医药技术服务实现全覆盖,3家县级医院与粤港澳大湾区医院建立跨区域专科联盟,推动基本医疗服务布局更加均衡。截至2021年12月底,全县共有各类医疗机构399间(其中:县级医疗机构3间,疾控及慢性病防治机构各1间,民营医院3间,卫生院18间,村卫生站327间,个体诊所46间),实际开放病床2654张。

此外,紫金县不断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引进卫生首席专家、特殊岗位人才、业务骨干以及定向培养人才等方式,大大提升了基层卫生院的整体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

优质教育资源让孩子在“家门口”读好书

2015年,新建公办镇中心幼儿园18所(含临江、古竹),新建紫金县启智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实现教育强镇全覆盖,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县。

2018年,实施《紫金县教育振兴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1年)》,创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

2021年,新建深圳龙华紫金实验学校、城南实验幼儿园(公办),新增机关第二幼儿园(公办),实现“5080”任务目标。

2022年9月1日,紫金县佑文中学建成开学……

教育是国之大计,是重要的基础性民生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紫金县委、县政府坚定不移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大力推进教育振兴三年行动,在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大力向教育领域倾斜,全面改善农村教学基础设施,提升全县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确保每个孩子“有学上”“上好学”,推动紫金教育高质量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成功创建“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通过“广东省教育强县”复评。

数据显示,近两年来,紫金先后建成深圳龙华紫金实验学校、城南实验幼儿园、佑文中学等学校,一批教育重点项目加快建设,新增优质学位20020个,为学生发放教育资助资金约1.25亿元。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走进深圳龙华紫金实验学校,宽敞明亮的教室、设备完善的实验室、丰富多样的教学设施……为师生提供了更加舒适的教育教学环境。

从2021年8月开始,深圳市龙华区采用为期3年的“全口径、组团式、融入式”教育帮扶模式,这也是深圳龙华积极支持紫金补足教育短板的“样板”之一。

“当我站在紫金的秋香江边时,头脑中闪现出两个字,这两个字就是‘根脉’。”深圳龙华紫金实验学校校长李莹说,希望通过龙华团队带来的科学管理方式、丰富的课程和现代化的教育模式,能够留住孩子们思想的根、传承的脉,帮助紫金教育的品质得到再提升。

李莹是深圳市龙华区派驻紫金开展教育帮扶的人才之一。近年来,紫金县根据岗位需求招聘、引进青年教师1655人,选拔培养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等教师骨干223人,校长及学校中层后备干部1014人,教坛新秀、育人能手、学科带头人等青年教师人才149人。同时,全县建立完善的教师引进、培养、管理制度体系,人才管理和激励力度不断加大,教师队伍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兜底民生保障不断织密群众“幸福网”

邓小媚是紫金县义容镇宝山村走出的“金牌月嫂”。当初她的丈夫意外去世后,3个孩子的抚养费让她发愁。受政府推荐,她进入职业培训学校接受月嫂技能培训。“第一家雇主就对我很满意。”经验丰富的邓小媚如今已经成为一名口碑极好的月嫂。

在紫金,还有许多像邓小媚这样通过掌握职业技能改变人生的人。近年来,紫金县把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下称“三项工程”)作为落实稳就业、保就业的重要抓手,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能就业为目标,推动“三项工程”向纵深发展,走活民生服务、技能就业的大棋局。这也为紫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全域全面“融湾”“融深”和又稳又好、加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数据显示,依托“三项工程”,紫金新增城镇就业3万人、再就业4600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4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近年来,紫金县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力做好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工作。其中,城乡低保等6项底线民生保障水平逐年提高,并按病种分值付费全面推行,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100%和98%。

县科技馆建成投入使用,公共文体设施建设实现县、镇、村三级全覆盖;创作推出《烈火丹心》《血田英魂》等一批优秀花朝戏作品,获省级以上文艺奖项56项;分批修缮革命旧址,紫金县苏维埃政府旧址、邓缵先故居被列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紫金县苏维埃政府旧址、刘尔崧纪念馆分别被列为省、市党员教育基地……公共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人民群众更有幸福感。

■组稿:本报记者 王亚娇

特约记者 黄从高 甘建楼

■摄影:本报记者 冯晓铭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