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县区新闻 > 紫金县

党员干部作示范 党建引领聚合力

党旗在脱贫攻坚、疫情防控、乡村振兴一线高高飘扬

2021-06-29 10:12:18 来源:河源日报


■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紫金县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引领作用,汇聚各方力量,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关键时期,紫金县广大党员干部坚守一线战“疫” 。

■紫金县各级党组织坚持党建引领,不断完善公共文化设施,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共建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

核心提示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就是一根标杆。无论是打赢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硬仗,还是推动乡村振兴,都离不开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近年来,在紫金县委的正确领导下,紫金全县上下特别是广大党员干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凝心聚力、担当作为、攻坚克难,让党旗在脱贫攻坚、疫情防控、乡村振兴的第一线高高飘扬,助推紫金加快“两地”建设、争当全市“融深”“融湾”排头兵。


党建+扶贫


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龙窝镇礼坑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许观连一家,从无固定收入到去年年收入近60万元,成为全县贫困户创业脱贫的典型。说起现在的生活,许观连的儿子许志廉充满感激。他说:“如果没有国家的好政策,没有当初村干部和驻村干部的大力支持,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好日子。”


由于父亲许观连体弱多病,母亲因病半身不遂,多年来,许志廉为了照顾年迈多病的父母和家庭,只能在离家较近的地方打零工挣钱养家。


2016年5月,精准扶贫工作开展后,交通银行深圳分行对口帮扶礼坑村。在入户了解情况时,礼坑村党支部书记许新留和交通银行深圳分行派驻礼坑村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张伟忠,了解到许观连家庭情况和实际困难后,通过“以奖代补”“扶贫贴息贷款”等激励措施,鼓励和支持许志廉养猪。


在帮扶单位和扶贫干部的大力支持下,许志廉将全部精力放在养猪场,短短3年时间,养猪规模从最初不到20头发展到去年的近300头,年收入近60万元。


贫困户要脱贫致富,除了自身要努力,关键靠党员干部。自开展扶贫工作以来,帮扶单位和村干部紧抓“红色革命村”这一优势,提出“围绕扶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扶贫”的工作思路,以“党建+扶贫”的发展模式,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


3年来,礼坑村制定了《礼坑村“党建+扶贫”工作方案》和《礼坑村创建“抓党建强治理促脱贫示范村”实施方案》,成立了“党建+扶贫”工作组,建立了“三个结对子”帮扶机制,即交通银行深圳分行下属的前海分行党支部结对指导礼坑村党支部党建工作;帮扶单位下属69个党支部与贫困户结对,形成“大帮扶”工作格局;礼坑村全体党员每人挂钩联系一户贫困户,定期联系,指导和协调贫困户解决生活生产中遇到的难题,将党建引领贯穿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全过程,全面提升党组织在扶贫工作中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礼坑村脱贫致富的故事再次证明,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在近年来的脱贫攻坚实践中,紫金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其中“党建+扶贫”成为解锁扶贫成功经验的一把“钥匙”。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紫金县委大力实施“党建+扶贫”发展模式,各级党组织将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与脱贫攻坚有效结合起来,坚持“发展有所呼,党建有所应”的理念,按照“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产业发展助推脱贫攻坚”的思路,着眼新时期扶贫工作要求,立足发展实际,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抓党建、强治理、促脱贫、谋振兴,积极探索“支部引领、支书带头、党员带富、能人带动”的脱贫新路子,逐步形成了“县有扶贫支柱产业、村有扶贫主导产业、户有增收致富项目”的产业扶贫大格局,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凝聚起磅礴力量,带领广大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据统计,截至2020年11月底,紫金县54个省定贫困村全部达到出列标准,全县建档立卡贫困对象7040户20743人全部达到脱贫标准并完成退出程序。


党员英勇战“疫”


勠力同心守护群众


2020年春,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严重危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危难紧急关头,红色革命老区紫金县,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统一指挥下,闻令而动,全县上下众志成城、团结一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力度,打响了一场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抗疫大考,党员先行,干部示范。疫情防控期间,无论是各大交通出入卡口,还是农村、社区主要出入卡口,都能看到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


在这场战“疫”中,紫金县广大党员干部英勇战“疫”,在防疫一线守初心担使命,用实际行动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紫金县蓝塘中心卫生院“90后”女护士钟宇芬,连续工作15天,因劳累过度引发胃出血,晕倒在防疫一线。躺在病床上的她仍表示,康复后要第一时间回到防疫一线。钟宇芬冒着生命危险,用无私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践行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初心和使命。


在疫情防控关键时期,紫金县人民医院的两名护士马妙婷和赖海燕主动请缨,驰援湖北抗疫,从援鄂紫金“姐妹花”变身“光头女战士”。与新冠肺炎生死相搏的20多天里,马妙婷和赖海燕细心照顾每一位患者,将温暖、信心和大爱无疆传递给每一位患者。在抗疫中成长的马妙婷和赖海燕表示,疫情不仅让她们感受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伟大中华民族精神,更感受到了同呼吸、共命运、同生死、共患难的家国情怀和珍视生命、守望相助的人间大爱。


紫金县战“疫”夫妻钟锐锋和夏桂芳,17年前他们一起抗击过“非典”,如今再次携手战“疫”,从抗“非典”斗士变成战“疫”先锋,合力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


驻村干部蔡陆宏舍小家顾大家,妻子生小孩时他仍坚守在防疫一线……


不仅仅是他们,还有许许多多党员干部,一直奋战在疫情防控最前线。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全县成立临时党支部278个,组织县直机关3700多名党员干部下沉到县城20个重点片区,同时组织镇级干部全员下沉,与270个村(社区)建立联系,全面构建“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网格化联防联控体系,让疫情防控措施和防控力量下沉到“最后一公里”,织密联防联控网络,汇聚强大防控力量,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去年疫情防控期间,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用脚步织密疫情防控网,并通过大喇叭、进村入户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实现走访排查全覆盖、宣传发动全覆盖。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启用小喇叭1395个、流动宣传车2680辆,发放宣传手册等宣传资料40多万份,张贴标语、横幅、海报3.6万多份,帮助群众“代买代办”、解决困难问题3.9万多件。


党建赋能乡村振兴


谱写美丽乡村新画卷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紫金县主要领导多次召开会议部署相关工作,并深入镇、村一线调研,查找问题,现场办公协调解决问题,督导检查乡村振兴各项工作推进情况。


近年来,紫金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在产业发展、脱贫致富、生态建设、乡风文明、基层治理等方面取得不错成绩,全面完成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三年取得重大进展”目标任务,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产业品牌更加响亮,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基层治理创新有效,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验收考核在粤北5市40个县(区)中排名第十。


这一系列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基层党组织的党建引领作用,离不开广大党员干部的不懈奋斗和努力付出。


同时,紫金县委、县政府发出“我为乡村环境整治作表率”活动倡议,动员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洁行动,着力解决环境“脏乱差”问题,努力实现农村人居环境干净、整洁、有序。


倡议发出后,紫金县党政领导挂村、党员干部返乡、志愿服务下村、巾帼美丽家园、师生清洁家庭等五大行动,同时在紫金大地全面开展,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氛围一天比一天浓厚。


紫金县四套班子领导纷纷深入挂钩联系村,广大党员干部和学校师生、各行各业志愿者积极响应号召,主动作为,全面行动起来,进村入户,组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向广大群众宣传乡村振兴,教育发动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用实际行动争当“我为乡村环境整治作表率”的践行者、示范者、宣传者。


近年来,在广大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下,以九和镇金光村、凤安镇仁里村、水墩镇黎坑村、黄塘镇车前村和“彭牌嶂”连片新农村示范区等为典型代表的乡村振兴示范点顺利推进,乡村颜值实现大提升,乡村振兴取得重大进展。目前,该县成功打造“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4个、示范镇2个。其中,以“彭牌嶂”示范片为主体线路的紫金“红色基因、古韵茶香”精品线路荣获“广东美丽乡村精品线路”(全市唯一),“彭牌嶂”示范片已经成为全县新农村建设的标杆;九和镇金光村入选第二批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名单。


■组稿:本报记者 田红秀 特约记者 黄从高 通讯员 贺科威


■摄影:本报记者 冯晓铭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