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区镇成党史学习教育热门现场教学点
一月内50多个党政机关团体超3000人次参观学习
○本报讯 记者 田红秀 特约记者 黄从高 “血田”纪念广场、紫金县苏维埃政府旧址(红屋)、革命烈士纪念碑、红二师师部旧址、红军医院旧址……走进拥有多达20处革命旧(遗)址的紫金县苏区镇,随处可以感受到浓厚的革命气息,让前来学习参观的人无不敬仰老区人民当年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紫金县苏区镇成为不少省、市、县各级各部门首选的党史学习教育现场教学点,这个全国唯一以“苏区”命名的红色小镇“火”了。近一个月来,广东电视台、省档案馆、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河源海关、龙华区对口帮扶紫金指挥部等50多个党政机关团体前往苏区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聆听革命故事、缅怀革命先烈,以现场教学的方式感受初心使命、接受精神洗礼。据不完全统计,近一个月来,苏区镇举行现场讲解50多场次,超3000人次现场参观学习。
前来参观学习的学员纷纷感叹,“紫金县苏区镇的红色资源非常有特色,而且很集中,革命故事非常感人,在这里能感受到一种力量,非常适合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现场教学点”。
苏区镇(原名炮子乡),是1958年经国务院批准以“苏区”命名的著名革命老区,是全国最早建立农会组织、农民武装和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地方之一,是早期中共紫金县委、紫金县苏维埃政府的所在地,是海陆丰革命根据地和海陆惠紫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留下了彭湃、周恩来、徐向前、刘琴西等革命先辈的光辉足迹,谱写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二师和第四师并肩作战的壮丽诗篇,焕发着苏区人民英勇斗争的大无畏革命精神。2011年7月,苏区革命(旧)遗址群被评为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9年10月,苏区革命(旧)遗址群被评为广东省党员教育基地。
红色资源,是培育红色精神的摇篮,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见证,是宝贵的历史财富,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乡村振兴、革命老区发展的强大动力。近年来,紫金县委、县政府提前谋划,进一步完善提升红色教育基地。2019年以来,启动了紫金县苏区革命旧(遗)址群整体提升工程,投入1500多万元对苏区革命旧(遗)址群进行复原维修,按照“护其貌、显其颜、铸其魂、扬其韵”的工作思路,在修缮紫金县苏区革命烈士纪念堂、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二师师部旧址等一系列革命旧址文物的基础上,在革命烈士山周边建设“一馆三区”。“一馆”是苏区农民运动陈列馆,建成后主要展示紫金县农民运动史实材料和革命文物;“三区”是瞻仰区、体验区、参观区,结合乡村资源力争创建国家级3A景区。目前,首期工程中的苏区农民运动陈列馆主体建设已于2020年完成,正在进行展陈、消防及防雷等工程建设;练兵场等二期工程已动工建设,预计今年6月完成建设任务,届时将进一步丰富学习功能,承载更多服务,向建党100周年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