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县区新闻 > 紫金县

县十六届人大代表彭家勋

美丽宜居乡村的“追梦人”

2020-12-02 10:58:11 来源:河源日报

以前,天一黑,陂湖村的村民基本不出门,关门早早休息。如今,家家户户大门敞开,村民晚饭后经常一起散步,串门闲聊。

紫金县水墩镇陂湖村的村民说,“因为村里有了路灯,去哪都方便”。近年来,陂湖村的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村民幸福指数不断提升。当地村民说,这要感谢驻水墩镇的县人大代表彭家勋。

陂湖村是水墩镇最大的一个行政村,全村人口5000多人。由于经济基础薄弱,村内大多数县道、村道没有安装路灯,严重影响村民日常安全出行。彭家勋获知这一情况后,就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要让这村里的路亮起来。

要解决这一问题,最大的难题就是资金。彭家勋在积极争取帮扶单位支持和帮助的同时,四处奔波,上门寻求外出乡贤的支持。在他的努力下,最终共筹集资金51万元,在陂湖村主村道安装了265盏路灯,陂湖村的村道变亮了。

农村环境“脏乱差”现象是老大难问题。为破除村民旧观念,培养良好卫生习惯,彭家勋组织广大村干部和村民积极开展以“脏乱差治理、人畜分离、垃圾污水处理、村庄绿化”为重点的村庄环境整治活动,并全力做好农村庭院美化和乡风文明培育工作,通过多种方式大力宣传美丽乡村建设,努力打造天蓝、地绿、水清的宜居宜业的农村生活环境。目前,全村共签订“门前三包”协议200多份,发放环境卫生宣传资料400份,张贴宣传标语50多条,添置垃圾桶61个,建设垃圾池5个,配置保洁人员7名。经过努力,陂湖村民卫生保洁意识不断增强,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得到外出乡贤的充分肯定,深受陂湖村民赞誉。

家美民富。彭家勋深知,脱贫关键靠产业,产业是脱贫之基、强村之本、致富之源。陂湖村作为省定贫困村,唯有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大力培育以农副产品为主体的经营体系,才能有效打开陂湖村的脱贫之门。为此,彭家勋与驻村工作队一道,凝聚村“两委”班子力量,争取帮扶单位支持。2017年,筹资近70万元建设陂湖村200亩茶叶基地,并以每年5.5万元租金承包给紫金县鸿发茶叶种植合作社经营,不仅带动了10多户农户种植茶叶100多亩,还不断增加村民收入。

除了发展扶贫产业,陂湖村还筹资42万元,用于支持35户可开发贫困户养殖禽畜,共养殖300多头猪、10多头牛、3000多只鸡,人均年收入增加3000元以上,有效增加贫困户收入,保证贫困户有稳定的经济来源,不断提高贫困人员的生活水平。(本报记者 田红秀 特约记者 黄从高 通讯员 曾子芳 温建粦)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