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县区新闻 > 源城区

埔前镇全力打造四个“示范门户”

2024-07-31 11:49:29 来源:河源日报

65de114dbe7cd743946fedc85a722c87_hyrbs0731006_006_01_s.jpg

■埔前镇罗塘村经济联合社集体留用地兑付投资收益股民分红现场    吕鹏 摄

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埔前镇坚持多措并举、多向发力、多点突破,全力打造城乡融合、“绿富双赢”、现代产业、精细治理四个“示范门户”。

一是夯实发展支撑力,构建镇村发展新格局。描绘发展“施工图”,确保“百千万工程”落实有思路、有抓手、有重点、有创新。强化规划“引领力”,为镇村一体高质量规划建设提供支撑。同时,因地制宜规划“一二三五十百”绿美示范工程,率先完成乡村绿化“一镇一策,一村一图”绘制。“点线面”三维发力。以“一线一环一区”辐射带动实现“点上出彩”。全线提升国道、埔陂路、河陂路等道路环境实现“线上联动”。以圩镇为枢纽分批推进东西片区10个村提质创优实现“面上开花”。

二是培育产业源动力,推动乡村涌现新业态。深化“三资三化”发展理念。推动资源资金化、资金资产化、资产资本化,2024年罗塘村集体留用地兑付投资收益242万元,村民人均获得分红1500元。积极争取并统筹整合涉农、移民、乡村振兴资金发展特色产业,推进村企合作稳定收益,实现10个“百万元村”创历史新高,陂角村、大塘村双双突破“三百万元大关”。构建“村企共赢”发展平台。成功组建“富镇强村”公司,公司首笔业务收益超300万元;与深圳四季餐饮达成合作,“埔前土鸡”月销售额超5000只;成功争取深圳大鹏新区帮扶支持,创新开发“链上埔前”微信小程序,打造“吃住游娱购”一码解决平台。

三是提升绿美软实力,激活绿色发展新动能。变“小家美”为“片区美”。累计建成美丽庭院640处,其中省级“美丽庭院”5户、市级“美丽庭院”13户。同时,创新探索“美丽庭院+美丽经济”发展模式,多个特色民宿、农家乐“火爆出圈”,提供就业岗位128个,带动农户年增收超300万元。汇“全民力”掀“新热潮”。发动河源电厂等企业捐树育苗,党员干部与乡贤带头认种认养,2024年苗木种植量已达4.3万棵,年度植树任务超额完成。连“步步景”成“处处画”。高围荷韵田趣、古树公园顺利完工,坪围“宫粉紫荆路”、陂角“秋枫路”迎客流高峰,205国道、152乡道绿化全线提升,埔陂路获评“广东省十大最美农村路”。

四是完善治理内驱力,助力乡村迸发新活力。创新治理显成效。圩镇“单车社区”、陂角“左邻右舍互助联络点”等治理创新品牌成功打造,全镇106个综合网格“一网统管”治理体系建立健全,超1800人的24支志愿队伍常态服务。社会助力促发展。上村村瘦身鱼养殖、中田村蓝莓采摘等乡贤投资项目落地投产;陂角村与航嘉源公司开设“宝妈生产线”、莲塘岭村与桂佳公司共建智慧粮仓,实现村企结对共富。政策宣传也深入民心。

五是增强示范带动力,推动典型村建设新升级。提升乡村环境“含绿量”。党员示范带动,凝聚多方力量,2024年以来陂角村内种植苗木3550棵。全面开展“美丽庭院”示范创建,广泛收集庭院改造“微心愿”,完成车角片区23户美丽庭院提升。提升乡村产业“含金量”。紧抓“百千万工程”建设契机,陂角桥南侧绿美小树园基本完工,成功吸引社会投资100万元升级打造杨家小院棕榈岛;春沐源大道沿线水肥一体化,152乡道、河陂路沿线环境提升,埔前河岸滨水休闲营地等项目同步有序推进。提升乡村建设“强动力”。创新开展“村情夜访”行动,现场了解村情民意、回应群众诉求,群策群力打造干净、整洁、有序村庄。

目前埔前镇正作为第二批省级“百千万工程”典型镇培育对象推进示范建设,陂角村已成功入选首批省级“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名单。(特约记者 吕鹏)

    上一篇:新江街道着力打造“三圈”
    下一篇:没有了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