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城区两会闭幕
“十个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
■源城区九届人大四次会议会场 吕鹏 摄
○本报讯 记者 何海华 特约记者 吕鹏 日前,源城区九届人大四次会议、区政协九届三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胜利闭幕。区领导刘国才、邓勇、刘贞华、陈农心等出席会议。大会提出了今年要坚持做好十个方面工作,确保实现源城的高质量发展。
区长邓勇代表区政府所作的工作报告提出了2023年源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地区生产总值基本同步增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3%以内,完成市下达节能减排任务。
为确保实现上述目标,源城区今年将重点做好以下十项工作。
一是坚持制造业当家,夯实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根基。加速产业集聚,壮大优势产业,加快百亿级航嘉电子工业园和60亿级京东方精电显示屏生产基地建设,着力培育一批电子信息制造业骨干企业,打造超百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夯实园区平台,积极配合打造全市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按照“一园多区、多点支撑”布局统筹工业园区建设,实施园区“五项提升行动”,力争全年扩园1500亩以上,争创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狠抓招商引资,坚持“一把手”带头招商,构建大招商工作格局,力争引进超亿元制造业项目15个以上。强化企业培育,引导10家以上老企业实施技改,加快推动雅达电子敲钟上市;推动东翔电子等7家以上企业“小升规”,促进联腾信息等12家以上新上规企业“规升强”。
二是坚持“融湾”“融深”,增强高质量发展的牵引力。强化基础设施互联,推进国道205线热水至埔前段改线、长深高速(源城段)改扩建、源城港码头等工程建设;深化制度体系互通,推动跨部门“一件事”联办和政务服务“省内通办”“市内通办”;促进产业发展互补,加快建设跨境电商河源海关监管场所、跨境电商产业园,探索“双向飞地”模式,继续推进园区共建走深走实。
三是坚持优化城市功能品质,提升高质量发展的承载力。抓好城市规划建设,加快推进城市提质工程,新动工改造13个老旧小区,完成区政务服务中心、区人民医院等5个城区智能化停车升级改造项目;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抓好智慧城管建设,加快提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置能力;强化文明创建举措,全面落实“三四五”工作举措,推动31类355个实地考察点的达标建设和巩固提升。
四是坚持推进乡村振兴,激发高质量发展的潜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打造“小而精、小而特”高效都市型农业,力争新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家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4家以上;推进强区促镇带村,坚持城乡规划“一张图”、城乡建设“一盘棋”,推进基础设施向镇村延伸,加快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美化农村人居环境,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
五是坚持扩投资促消费,增强高质量发展后劲。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大力推进总投资514.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5.7亿元的45个省、市、区重点项目建设,加快东埔街道长安路片区等老旧小区改造等14个在库专项债券项目建设;增强都市消费活力,实施“个转企、小上限”工程,力争培育限上商贸企业18家以上;继续争创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激发民营企业发展活力。
六是坚持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推进8所中小学、幼儿园新改扩建工程,力争全年新增公办中小学学位3000个以上、公办学前教育学位2000个以上;强化科技创新支撑,积极创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区)工程试点示范县(区),力争新增“专精特新”中小型企业5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3家以上;突出人才引领驱动,为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务,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七是坚持推进绿美源城建设,彰显高质量发展的生态优势。提升生态质量水平,加快推进绿美源城生态建设“六大行动”,助力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推进环境综合治理,高标准落实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交办问题整改,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大力推广清洁能源应用和电能替代,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生态环保意识,助力市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八是坚持办好便民惠民实事,绘就高质量发展的民生幸福画卷。做好就业创业工作,力争全年新增就业3500人以上,构建技能就业、兼职就业、副业创业等多种形式就业创业新格局;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推动区图书馆完成国家一级馆评估定级工作,支持大同客家文创园创建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高埔岗文化产业园创建市级文化产业园区;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继续推进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二期、区疾控中心等重大卫生项目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建设,加快区医疗集团6个中心建设进度;兜牢民生保障底线,启动区长者康养综合服务中心项目建设。
九是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筑牢高质量发展的安全屏障。树牢系统观念和底线思维,不断提升各类风险预警防范化解能力,全力维护城区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康,重点是做好加强平安源城建设、推进法治源城建设、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三项工作。
十是坚持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证。要持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要重点做到旗帜鲜明讲政治、依法行政提效能、强化担当抓落实、清正廉洁树形象。
源城区2023年“十件民生实事”
一、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高质量发展。
二、提高低保、特困人员、孤儿基本生活和残疾人两项补贴保障水平。
三、继续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保障水平。
四、优化生育支持政策。
五、深入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
六、继续开展全区食品安全监督检测。
七、提高惠企利民服务便捷度。
八、实施公共文化艺术普及活动。
九、强化消防救援指挥体系。
十、提高高龄老人津贴补贴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