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企业抓好项目建设
源城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本报讯 记者 何海华 特约记者 吕鹏 自省、市吹响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号角之后,源城区主要领导和各级各部门纷纷开展系列走访和调研活动,深入了解企业发展运营情况,全力助推项目建设,用实打实的真诚服务力促实体经济回暖,奋力推动源城高质量发展。
积极主动高效服务企业发展
近日,源城区委书记刘国才先后到精电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航嘉(河源)工业园、广东雅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调研工业企业复工复产情况,要求认真落实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和全市高质量发展现场会精神,强化主动服务意识,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全力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和项目开工建设,奋力推动源城高质量发展。
每到一处,刘国才都与企业负责人深入交流,详细了解企业生产规模、产品销售、复工复产及员工返岗等情况,询问企业运营和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鼓励企业负责人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在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刘国才要求,全区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落实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和全市高质量发展现场会精神,积极、主动、高效服务,用心用情当好“首席服务员”,面对面了解企业诉求,实打实帮助企业解困。要坚持有求必应、无需不扰,为企业做好各项服务保障,营造更加优质的发展环境,以高起点开局、高水平起步为实现源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主动作为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近日,刘国才到华润怡宝(河源)饮用水生产基地项目现场调研,推动项目加快落地建设。
在项目施工现场,挖掘机和运输车热火朝天作业中,忙着开展“三通一平”工作。刘国才详细询问项目进展情况,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推动项目加快落地建设。
刘国才指出,华润怡宝(河源)饮用水生产基地项目是市、区重点项目,也是区水主题产业园的重要支撑项目。各有关部门要强化大局意识,主动作为,全力破解重大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加快推动项目落地建设和投产,为源城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要坚持一切盯着项目干,紧盯时间节点和目标任务,深入一线调度、督导、协调,集中力量、开足马力,排除一切障碍,加快推进土石方平整、桂山路改造等工程,确保在2月20日准时交地,确保项目如期落地建设。施工方要抢抓当前好天气,集中施工力量,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按照既定的工作目标,全力以赴抓工期、赶进度,确保如期完工。
据了解,华润怡宝(河源)饮用水生产基地项目计划总投资40亿元,分两期建设,一期项目计划于今年3月全面动工建设。项目全面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50亿元以上、年纳税4亿元以上,年用水约300万吨。
把工业园区打造成
高质量发展主阵地和主引擎
工业园区是源城区工业发展的主战场、主力军。刘国才日前到区工业园调研时要求,要明确发展定位,把园区建设放在全区发展大局中来考虑,全力以赴拼经济、抓项目、促发展。要深入贯彻落实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和全市高质量发展现场会精神,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坚持制造业当家,紧紧抓住园区建设不放松,全力打造源城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主引擎。
一要先谋后动。要围绕“园区建设、园区管理、服务企业”的职能,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要抓好平台建设,做好园区的总体规划,统筹整合土地利用规模,科学布局工业园区,为制造业发展预留充足空间;要摸清工业企业“家底”,梳理园区受困企业、低效闲置工业用地数据与情况,建立全区闲置低效工业用地台账。
二要抓重突难。要加大用地整治力度,在市下达任务的基础之上全面厘清园区“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可提升和低效”等方面的产业用地,采取适宜方式释放土地资源。要持续推进低效闲置厂房综合治理,推动低效企业改造提升,激活发展动能。要坚持问题导向,全力解决项目建设和企业落户的瓶颈制约。
三要真抓实干。要推动政策落实,用好上级出台的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尽快形成区领导和区直单位挂钩企业的“首席服务员”机制。区工业园管委会要压实责任,以实绩论英雄,让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
四要分联推动。工作要讲究方式方法,既要职责明晰,更要团结协作,做到分工不分家,同心同力推进园区各项工作。
五要软硬兼施。在抓好硬环境的同时,要特别注重软环境的打造,深化“放管服”改革,树立有呼必应、有事必办的服务意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