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城街道:开展“敲门行动”守护群众“安全门”
■工作人员上门检查居民家中燃气管道,宣讲用电用气安全知识。 刘捷 摄
○本报讯 记者 何海华 通讯员 刘捷 连日来,上城街道结合冬季安全防范工作特点,狠抓燃气、消防、道路交通、疫情防控等重点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通过开展“敲门行动”进行入户宣传、检查,力促辖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
一是科学部署,明确分工。开展“敲门行动”前,上城街道组织召开专题部署会,把“敲门行动”作为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来抓,结合实际制定上城街道“敲门行动”工作方案,重点宣传疫情防控、防范一氧化碳中毒等基本安全常识,提升居民防范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呼吁居民积极投入到平安建设中来。同时,要求各社区、各部门统一思想、站成一线,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充分利用网格化管理模式,明确责任和分工,按照“不漏一户、不留死角”的原则,在全街道范围内开展“敲门行动”,实施拉网式大排查,实现全域管控。
二是人、物同查,精准管控。“敲门行动”中,上城街道坚持人、物同查,确保精准管控。重点排查孤寡老人、留守老人与儿童、残疾人、精神障碍患者等群体;检查室内是否存放易燃易爆物品、逃生通道是否堵塞、电线是否乱搭乱接、是否超负荷用电、是否存在楼上用火和违规住人、电动车是否到室内充电等,规范群众用火用电用气安全;按照全覆盖、重实效的要求,对宣传排查情况建立“敲门行动”登记表,实行台账化管理,确保工作不打折扣、不留死角、不走过场。
三是强化宣传,营造氛围。自“敲门行动”开展以来,上城街道严格落实“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域网格化管理模式,印发了《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安全知识》等宣传资料,增强居民群众防范意识,压实家庭主体责任,并向群众宣传疫情防控、安全用气用电、道路交通安全等常识,“以家庭带社会”全面提升群众对安全风险的防控能力。同时,积极发动机关干部、网格员、党员志愿者和爱心人士等通过朋友圈、微信群、小区业主群、普法宣传群等对宣传内容进行转发,扩大宣传面,提升宣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