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城区工业园因势而动开创转型新局
以转型升级为总牵引 打造现代化综合功能区
■随着越来越多的重点项目、重点工程“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源城区工业园焕发新活力。
塔吊挥舞,机声隆隆,车辆穿梭……走进源城区工业园,工业园第三期扩园项目、中欧科创园、帝澳森家居等产业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呈现一派繁忙火热的建设景象。
风起潮涌好扬帆,砥砺奋进再起航。已有13年“工龄”的源城区工业园,在不断沉淀、不断积累的基础上,目标更加明确、脚步更加坚定:把转型升级作为总牵引,加快打造现代化综合功能区。
“实”字当头,“干”字为先。去年以来,源城区工业园围绕目标任务,全力推动现有企业提质扩能,大力引进优质项目,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提档升级,进一步加快产业集聚发展、转型发展。
随着越来越多的重点项目、重点工程“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源城区工业园焕发新活力。
引导产业集聚
“老园区”焕发新活力
日前,入驻源城区工业园已有12年的“老朋友”——广东理想彩色印务有限公司(下称理想彩印),与源城区工业园再添“情谊”:由理想彩印投资26亿元的中欧科创园项目落户源城区工业园,主要研发生产配套益智教育产品。该项目引进价值4.8亿元的医疗卫生原材料生产线,待全面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100亿元、年税收5亿元以上,提供就业岗位近5000个。
与中欧科创园项目“牵手”,这是源城区工业园焕发新活力的生动缩影。“新的一年里,园区将以经济建设为主线,加快打造现代化综合功能区。”源城区工业园管委会党工委书记欧阳振雄表示,当前,园区正借鉴各县区特别是河源国家高新区的发展模式,学习、吸收先进地区的经验,一手抓园区提质扩容,一手抓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园区高质量发展。
去年,源城区工业园新开工项目12个,合同投资额19.3亿元,新投产项目17个,合同投资额14.1亿元。其中,河源鹏城科技生态园建设项目累计投入建设资金2.3亿元,占总计划数的57%,已全面封顶;源城区工业园厂房及综合楼项目累计投入建设资金3000多万元,占总计划数的40%;已发行专项债券并到账9000万元,完成雨水、污水管道及供水、消防管道等迁移工程和主体桩基础工程。
完善园区服务
做企业贴心“店小二”
流水不争先,善利万物而滔滔不绝。一直以来,源城区工业园敞开怀抱,坚持有求必应的服务宗旨,当好企业贴心“店小二”,为园区企业发展提供保姆式服务。
厚植营商沃土,园区一直在行动。源城区工业园建有企业服务中心大楼,内设各种日常服务窗口,为企业投资置业办理各种证照和手续,对外来投资项目的政策咨询、初步选址、项目谈判等前期工作和从筹建到建成后企业的生产进行全过程、全方位跟踪,为园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今年,源城区工业园将着眼于完善“硬配套”,按照“七通一平”要求,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积极推动源城区工业园公园提质改造工程、市政道路及土石方平整工程建设,积极实施园区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同时,为着力优化“软环境”,园区将充分依托班子领导挂钩联系企业制度,开展形式多样的“暖企”“助企”行动,进一步推动提升服务企业行动走深走实,继续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办事、“一条龙”服务,切实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完善的园区服务促进了企业的发展。“我们原来的工厂产能已趋于饱和,订单做不完。在园区另一端的厂房建设好了,我们就会搬过去。”广东贝仕达克科技有限公司设备部经理吴配春告诉记者。
优化产业布局
转型升级“百花齐放”
城市因产业而起。随着城市经济发展,产业发展布局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作为源城经济建设“主战场”,源城区工业园距市中心区11公里,到达广州、深圳、东莞等地仅需2小时车程,惠河、粤赣、广河高速公路和京九铁路、205国道、东江主航道在该工业园周边纵横交错。显著的区位优势,使源城区工业园成为吸引珠三角产业转移的强力“磁场”。
如今,源城区工业园已形成以电子电器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产业集聚水平较高。截至2021年底,园区共有落户企业158家,电子电器、电子信息、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类主导产业项目占比为70.25%。在现有企业中,各类产业品类丰富,发展前景较好。如广东雅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智能电子监测仪产品被选入神舟航天飞船主控室,航嘉电子工业园电脑电源制造基地项目总投资达25亿元,丰叶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是亚洲最大的家用开关生产企业等。
在新的一年里,源城区工业园如何立足自身优势,在新兴产业风起云涌的新环境下,持续释放出发展的新活力?欧阳振雄表示,源城区工业园将锚定“东连、南拓、西融、北伸”的发展目标,进一步明确园区功能定位,按照园区未来发展总体要求,持续推进三期扩园、低碳产业园、5G产业城、水主题产业园开发建设,努力将园区规划与城镇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交通规划相结合,提升园区产业承载力。同时,工业园将充分利用园区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重点围绕电子信息主导产业进行招商,引进一批“高、精、尖、特”项目和带动力强、发展前景好的企业,切实壮大园区经济发展的总量和后劲,激活产业发展的“造血细胞”。
接下来,源城区工业园将坚持“项目为王”理念不动摇,前期抓开工、签约抓落地、在建抓进度,高质、高速、高效抓好项目建设,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2022年,园区计划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23%,规模以上工业税收增速6%,固定资产投资20亿元。
奋斗征程风云激荡,笃行不怠成就辉煌。今年,源城区工业园将因时而变,因势而动,从多点开花到集聚增效,引导体量大、水平高、带动力强的产业项目持续发力,加快打造现代化综合功能区,助力源城区打造“首善之区”,为建设幸福和谐美丽河源作出源城贡献。
源城区工业园多措并举
推进高质量发展
助力源城打造“首善之区”
总目标: 加快打造现代化综合功能区,确保园区经济运行稳中有进、进中向好。
2022年,计划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23%,规模以上工业税收增速6%。
谋划一:聚焦主责主业,集中精力抓经济发展。2022年计划实现固定资产投资达20亿元。其中,工业投资达15亿元。
谋划二:园区空间扩容提质。2022年,工业园计划扩园0.5平方公里以上,同时盘活一批闲置土地、厂房及低效用地。
谋划三:推动产业集聚。2022年计划引进一批“高、精、尖、特”项目和带动力强、发展前景好的企业,做大做强以电子电器和“四新”产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
谋划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动源城区工业园公园提质改造工程、市政道路及土石方平整工程建设,积极实施园区绿化、美化、亮化工程。
■文/图:本报记者 雷宇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