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县区新闻 > 源城区

源城区一手抓食品安全保障一手抓市场建设与管理

筑牢食品安全屏障 激发市场发展活力

2020-12-31 11:22:41 来源:河源日报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源城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严格落实防控要求,督促企业做好核酸检测和防护措施。

■源城区大力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市场监管领域各种违法行为。

■源城区市场监管局多次组织人员对区内生鲜市场、冷藏库、冻库进行检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今年4月,我市启动源城辖区21个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程。截至12月23日,源城区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作已完成总目标的89%,累计投入资金1145万元。图为改造后的永和市场。冯晓铭 摄

核心提示

近年来,源城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服务源城经济发展大局和保障民生为主线,进一步深化职能,稳步推进市场监管工作,同时以改革激发市场活力,营造了良好的经济发展氛围。尤其是今年以来,监管部门统筹抓好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在确保食品安全的基础上全力以赴维护市场秩序、保障消费安全,全区市场环境持续优化,成效明显,为源城区今后的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都市经济发展夯实了基础。

11月6日,源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召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新闻发布会,向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通报近三年来全区市场监管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开展情况和取得的成效。

据悉,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源城区市场监管局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上级决策部署,切实履行市场监管职责,积极组织摸排和移交市场监管领域涉黑涉恶线索,紧盯民生热点、难点,严厉打击市场监管领域各种违法行为,为推动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据统计,2018年以来,全区市场监管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4万余人次,检查各类市场主体3.5万余户次,查处各类违法案件809宗,移交涉刑案件21宗,罚没金额292.71万元。其中,2020年6月起,源城区市场监管局围绕“行业清源”这一目标任务,紧密结合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开展各项工作的重要特征,统筹兼顾好疫情防控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充分发挥市场监管职能,紧盯重点行业、重点领域,聚焦民生问题、热点问题,集中力量,突出治乱,成效凸显。重点整治食品、药品、医疗器械、保健品、特种设备、知识产权、广告、价格、电子商务等行业乱象,共立案199宗,罚没78.93万元,移送涉刑案件13宗。

扫黑除恶,只是源城区市场监管部门积极履职、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的部分工作内容。近年来,该局一手抓市场建设与管理,一手抓食品安全保障,为城区经济发展和保护群众生命安全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多项改革稳步推进

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

10月中旬,源城区政务服务大厅升级改造完成并正式运行。新政务服务大厅办事环境焕然一新,服务模式不断优化,进驻事项增加至746项。对企业和市民来说,办事更集中、更便捷、更透明。

据悉,升级后的源城区政务服务大厅办公场所分为一楼、二楼,办公面积共计1300多平方米,共有28个行政审批部门,窗口人员64名,设置前台办事窗口50个,大厅一共分为5个区域,分别为业务窗口区、咨询导办区、自助办理区、大数据服务区以及休息区。政务服务能力改革提升,进驻区级政务服务大厅的可办事项由原来的317项增加至746项。

硬件的改善只是源城区提升政务服务能力的一方面。为进一步给广大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源城区市场监管部门加快商事制度改革进程,为各类市场主体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在开展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方面,该区通过简化审核流程、压缩业务办结时间和企业开办时间、创新服务方式、推进商事登记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落实“证照分离”改革、扩大市场准入领域、推进“个转企”、深化住所登记改革、简化企业注销流程等方式,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和“放管服”改革。2020年以来,全区新登记市场主体11576户,比2019年同期增长15.7%;截至2020年10月,全区实有市场主体69433户,其中,内资企业20952户、个体工商户48298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83户。

在支持市场主体复工复产方面,该区通过推行窗口业务“网上办”,避免办事人员聚集;设立“绿色通道”,对生产专门用于疫情防控治疗的口罩、护目镜等防护用品、药品、消毒物品、医疗器械等企业做到特事特办、即到即办。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共为逾200家生产、销售抗击疫情急需物品的企业加急办理相关业务;宣传支持减免租金,并协调相关部门、企业为辖区个体户减免租金及管理费。其中,包括万隆城、义乌商品城及各大农贸市场在内的20家企业和市场业主为近千个体户和经营者减免租金或物管费约510.4万元。目前,源城辖区内个体户复工复产已达40680户,复工复产率达91.4%。

在推进“多证合一”改革方面,区市场监管部门实行“多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进一步简化市场准入手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通过“一窗受理,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将不同部门核发的不同证照改为市场监管部门核发的加载统一社会信息代码的营业执照,做到“一个部门发照、所有部门流转”,避免经营主体反复提交纸质证明文件或网上重复录入信息,统筹压缩企业办证时限,减少重复性审查,便利市场准入,鼓励投资创业,激发市场活力。2018年7月1日至2020年12月,区市场监管局共核发企业“多证合一”营业执照21551份(包括设立、变更)。

着力推进农贸市场改造工程

改善群众购物环境

今年4月,我市启动源城辖区21个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程。为加强标准管控,精准指导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作,推动各部门、市场开办单位、档口经营者三方合力提升市场软、硬件综合水平,在反复研究论证的基础上,市政府制定出台了《河源市源城辖区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作方案》,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和软硬件设施升级改造达标建设指引,提出激励办法和奖励标准,对升级改造工作予以适当奖励。其中由源城区负责改造的市场有10个,目前,此项工作已初见成效。

截至12月23日,源城区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作已完成总目标89%,累计投入资金1145万元。区属国有公园市场、新兴农贸和其他5个私营市场(理想市场、东华市场、四伙记市场、永和市场、大同市场)已完成市场升级改造并通过了市、区两级市场改造办的验收。其中大同市场、永和市场分别投入资金295万元和380万元,对市场的软硬件设施进行全面整体改造,重新对市场区域摊位进行优化布局;升级熟食档三防、鱼档排水设施;对排水设施、消防设施、通风系统、灯光照明等按照标准进行重新规划或升级改造;设置标准食品检测室,完善设置整齐美观的宣传栏、公示栏、平面导购示意图和创文公益广告等;完善公共洗手间,增设无障碍卫生间和设施;大同市场还引进智慧农贸系统软件,进行信息化管理,打造智慧农贸市场。大同、永和市场经过全方位的升级改造,硬件设施、环境卫生、管理服务等已经有了质的提升,成为了河源市区农贸市场的新标杆。新江、万绿金沟湾市场也正对照市市场改造办验收提出的整改意见进行整改,近期将整改完成。兴源市场为了达到更好改造效果和符合相关标准,已重新设计改造方案进行全面升级改造。除兴源市场外,其他9个市场经过升级改造,基本已达到农贸市场创文标准,为2021-2023年新一轮创文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全面排查进口冷藏冷冻食品

保障群众安全健康

近期,随着国外疫情的蔓延以及国内部分地区的零星反弹,进入冬季后的疫情防控工作又显得格外重要。

按照疫情防控要求,源城区市场监管局多次组织人员对源城区内冷藏库、冻库进行检查,督促各商户严格落实进货查验制度,必须对每批次进货的冷冻食品索票索证,特别是检验合格证明或进口检疫证明等;同时,要求辖区冷库经营者如实登记冷冻食品的进货台账、销售台账,详尽记录食品名称、规格、生产日期或批号、购销者(单位)名称、联系方式等内容,并督促指导冷库主体做好冷藏冷冻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简称“冷库通”)进口产品出入库信息录入工作,提高进口冻肉制品、水产品等进口冷链产品的电子化追溯能力;此外,还要求各经营户在冷库出入口显眼位置张贴《进口冷链食品冷库新冠病毒疫情防控“十必须”》,并按照通知要求严格落实冷库疫情防控管理。

据了解,疫情发生以来,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按照区委、区政府统一部署,在源城区农贸市场疫情防控工作专班领导下,以辖区分片、逐户检查的方式,重点检查进口冷冻食品进货台账及每一批次的检验报告单,先后组织开展了进口三文鱼销售情况排查,厄瓜多尔进口冷冻南美白虾排查,进口冷冻肉制品和水产品、冷冻藏肉品风险排查,并积极强化阿根廷、巴西进口冷冻鸡翅问题产品排查和核酸检测、冷冻食品信息登记等一系列专项工作,以及冷冻食品信息登记等一系列专项工作,启用了全省冷藏冷冻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简称“冷库通”)。同时,区市场监管局立足本职,联合区卫健部门持续强化重要场所人员、产品、环境核酸检测,重点做好冷库直接接触人员、产品和环境核酸检测每周全覆盖工作,督促企业和经营户落实主体责任,加强接触进口冷链食品人员健康管理,对冷库贮存的每批进口产品、冷库主体及进口冷冻肉制品和水产品开展核酸检测,并及时上报进口产品库存信息和新出入库产品信息。

截至12月16日,连续开展了24周的进口冷冻肉制品和水产品全覆盖核酸采样工作,共检测5134份(其中:人员1684份、产品1591份、环境1859份),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根据《广东省新冠肺炎防控指挥办疫情防控组转发关于抓紧做好新冠病毒疫苗紧急使用工作的通知》和区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该局迅速对重点保障人群、重点场所开展摸底统计,对辖区内农贸市场、大中型超市、大中型餐饮店的从业人员(尤其是直接接触进口冷冻食品的从业人员)等进行登记造册,并组织上述从业人员前往定点接种机构接种新冠疫苗。目前,疫苗接种工作正有序进行中。

下一步,区市场监管局将根据源城区农贸市场疫情防控工作专班要求,加强与卫健等部门的协调衔接,进一步强化市场领域联防联控机制,明确检查方向和重点检查对象,坚持对全区使用进口肉制品和水产品的冷库从业人员进行每周核酸检测全覆盖,确保防控无死角,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身体健康。

■文/图 本报记者 何海华 

■特约记者 黄赟 通讯员 刘心然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