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川县上半年经济运行呈上升向好趋势
GDP同比增长6.7% 经济增长动能澎湃
美丽的龙川县城
龙川经济: 稳中求进 步步向前
今年上半年,龙川县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全县地区生产总值(GDP)为79.46亿元,同比增长6.7%,全市排名第二。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1.81亿元,同比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8.88亿元,同比增长12.3%;第三产业增加值为48.77亿元,同比增长5.2%。
从出炉的经济统计数据看,龙川“半年报”是一份提振人心的“成绩单”,折射出龙川县域经济强劲的发展势头,消费回暖复苏,经济增长动能不断优化,为年度经济目标任务的完成打牢了基础。
今年以来,龙川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市委“全面稳、尽量好、突出特别快”的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任务,不断提升产业实力,深度挖掘投资潜力,充分激发消费活力,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县经济运行总体呈上升向好趋势。
多项经济指标排名全市前列
增长动能澎湃
据近日出炉的龙川县上半年经济“成绩单”,1月至6月,龙川县多项主要经济指标排名全市前列,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7%,在全市排名第二;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投资、房地产销售面积同比分别增长23.8%、103.7%、32.5%,均在全市排名第一,是近3年来历史最好成绩,县域高质量发展欣欣向荣、各项事业蓬勃向上。
这些数据的取得来之不易。据龙川县统计局对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报告,全县9个行业大类均实现了对上半年GDP增长的拉升作用,其中工业、批发和零售业、农林牧渔业、其他服务业、建筑业贡献程度相对较大。用于核算GDP的41个基础数据指标中,31项指标实现了正增长。
今年以来,龙川县委、县政府锚准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党员干部率先垂范,以“力争上游”为主基调,团结带领全体“龙川人”撸起袖子加油干,奋力推进“百千万工程”,持续擦亮“古邑苏区、双铁枢纽、东江绿谷、烟火漫城”的亮丽名片。
做活县域经济。出台《龙川县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二十条措施》,明确发展新路径,力争2年、确保3年GDP突破200亿元。坚持制造业当家,聚焦“4+1”主导产业,新引进超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10个,提前半年时间完成市下达全年目标任务;完成宝龙产业园850亩产业用地整治提升任务;大力实施“281309”行动,确保实现近2年新开工产业项目达50家以上。
强化联城带村。龙川各镇制定发展定位,投入2400万元开展乡村振兴镇域规划编制工作,投资5个亿打造宜居圩镇。率先开展千名乡贤返乡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建立“乡贤企业税收助力乡村振兴”激励机制,向首批19个乡镇返还税收1091万元,今年集中与乡贤签约项目8个、总投资超13亿元。入围“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单位。
建设和美乡村。龙川县持续深化“以工代赈”“耕耘者”振兴计划改革成果运用,设立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基金,在全市率先探索组建强村公司、富民工坊,预计今年全县村集体经济收入可增收6000万元以上。深入推进绿美龙川生态建设,探索林业碳汇交易模式,做大做强油茶、丝苗米、茶叶、竹子等特色产业,切实将“绿色颜值”转化为“经济产值”。
农业有韧劲
生产增速稳步提高
近日,在龙川县田心镇霍山航天水稻种植示范点,收割机来回穿梭收割稻谷。经市农业农村局现场测产,该示范点种植的航天水稻——“华航香银针”亩产可达550公斤以上,较普通水稻亩产增收200元至300元。
近年来,田心镇推广种植航天水稻“华航香银针”浓香丝苗米,通过“科研团队+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全力打造田心镇霍山航天水稻高端品牌,以科技力量助推乡村振兴。
田心镇水稻种植示范点种植的“太空稻”喜获丰收,是龙川农业生产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数据显示,上半年,龙川县农业生产形势良好,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7.38亿元,同比增长5.5%。其中,种植业产值9.05亿元,同比增长2.2%;林业产值1.86亿元,同比增长19.1%;牧业产值5.48亿元,同比增长6.3%;渔业产值0.67亿元,同比增长5.5%;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0.32亿元,同比增长7.5%。此外,作为农业大县,龙川县“菜篮子”“茶罐子”“肉案子”供给保持稳定。
工业有动力
制造业投资高速增长
今年以来,龙川县在致力支持景旺电子、丹尼玩具、迈诺工业、纽恩泰、兴莱鞋厂等龙头企业增资扩产的同时,实施“281309”行动,确保今、明两年内新开工建设项目50个,力争2年至3年时间实现工业总产值翻一番,持续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据悉,今年上半年,龙川县新签约项目17个,其中投资超亿元的制造业项目10个,提前半年完成全年招商任务。
工业项目建设是龙川县今年的固定投资工作重点之一。数据显示,上半年,龙川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3.8%,增速高于全市平均增速11.4个百分点,在全市排名第一。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03.78%。这组数据,是近年来龙川县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大力实施产业兴县行动,主动承接“双区”产业转移,全力打造“4+1”主导产业集群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工业稳则经济稳,工业强则经济强。上半年,龙川县工业经济持续回升,实现全社会工业增加值16.42亿元,同比增长9.9%。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15.59亿元,同比增长9.9%,高于全市平均水平4.9个百分点;工业园区实现工业增加值13.32亿元,占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85.4%,同比增长8.7%。规下工业增加值0.83亿元,同比增长9.1%。
工业是龙川经济的第一支柱。这一组组“含金量”十足的数据,得益于龙川聚焦经济发展的关键节点,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持制造业当家,以“拼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基调,实施产业兴县行动,聚焦“4+1”主导产业集群,大力推动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建设,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上半年全县工业生产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当前,龙川县“4+1”主导产业中现代轻工纺织、建筑工业、电子信息等产业集群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已分别形成10亿元、20亿元、30亿元的梯度发展格局。上半年数据显示,现代轻工纺织业产值10.91亿元,占全县规上企业总产值的14.98%,同比增长10.27%;建筑工业产业产值19.83亿元,占全县规上企业总产值的27.25%,同比增长43.01%;电子信息产业产值31.25亿元,占全县规上企业总产值的42.93%,同比增长7.35%。
工业投资关系着制造业增长后劲,是衡量实体经济发展的关键指标。上半年,龙川县完成工业投资13.97亿元,同比增长103.78%;其中工业技改投资5.82亿元,同比增长322.78%。同时,该县积极探索“双向飞地”新模式取得初步成效,今年上半年创成全省首个“反向飞地”园区——龙川(宝安)科技创新中心,首批意向企业入驻;探索与宝安区共建高铁新城,加快1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建设,推动工业上楼,着力发展高铁经济产城融合。值得一提的是,龙川县与省农发行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对方派出工作专班常驻龙川,为工业园投资公司注入3.6亿元的“金融活水”。
消费有潜力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9%
今年,龙川县获评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重点县;市场经营主体同比增长17.47%,3.5万多家经营单位推动第三产业蓬勃发展,消费活力进一步释放。
据龙川县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上半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07亿元,同比增长7.9%,高于全市平均水平4.1个百分点,增速全市排名第三,消费市场持续回暖。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49亿元,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9%,同比增长9.0%;限额以下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8.54亿元,同比增长7.6%。
值得一提的是,新入库企业有效拉动消费增长。其中6月新入库企业味百家餐饮实现增量575.4万元,拉动限额以上零售额增长1.9个百分点;年度入库企业龙川县老隆镇迎宾路鑫鲜汇超市、康膳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众合家悦汇农业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共拉动限额以上零售额增长7.2个百分点。
今年五一假期,龙川文旅市场强劲复苏,各旅游景区呈现火爆态势,游客接待量达8.07万人次,同比增长318.66%。文旅市场的持续升温带动住宿餐饮业的回暖,上半年,全县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增长22.3%,占全县GDP比重2.55%。服务业平稳发展,上半年,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1.45亿元,同比增长2.6%,占GDP总量的27.0%,拉动GDP增长0.75个百分点。
居民收入是支撑消费的主要因素。上半年,龙川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10元,同比增长6.6%。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331元,同比增长5.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35元,同比增长7.4%。
组稿:本报记者 陈小玲 特约记者 曾祥太
摄影:黄赞福 制图:吴丹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