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善镇:
打造“多彩少年”品牌 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我想要两张写字桌。”“我想要一个书包。”……打开元善镇社工站收集的“微心愿”清单,一个个“微心愿”背后都寄托着孩子们的期待和梦想。让人暖心的是,每一个心愿背后,都有一位认领人,搭起了一场爱与成长的双向奔赴。记者了解到,这是元善镇党委政府以社工站为阵地,打造的“多彩少年”未成年人保护品牌系列活动——蓝色“微心愿”认领计划,自去年启动以来,辖区108名困难群众的“微心愿”得以“点亮”。
这是连平县积极推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生动缩影。近年来,连平县委政法委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作为全县平安建设专项工作重点研究部署,联合教育、公安、民政、司法、卫健、妇联等多部门在全县开展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系列活动,不断推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向更高水平迈进。
点亮“微心愿”,以爱和希望守护幸福社区
“微心愿”认领计划旨在关注辖区内“一老一小”等弱势群体的需求。自去年9月以来,为了让辖区的儿童青少年、老人切实感受到社会的关爱、集体的温暖,经过充分酝酿,元善镇社工站启动了“微心愿”认领计划,通过“收集—发布—认领—实现”的流程,发动青年志愿者、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等发挥自身优势特长,帮助困难群体实现愿望。
前不久,“微心愿”活动通过入户慰问形式,带着满满的“微心愿”爱心物资,为辖区的孩子、困难群众送上了期盼已久的心愿礼物。
“我的心愿是希望收到一套新文具。”现场一名收到礼物的学生表示,带着这份支持和鼓励,自己一定会加倍努力奋进。
在实施“微心愿”认领计划的过程中,元善镇不仅仅关注困难群众在物质层面的需求,也通过专业视角对困难群众进行精准识别,从而提供精细化的服务。“我们定期对辖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开展走访,了解掌握儿童成长的第一手信息,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推动实现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住有所居、病有所医、学有所教’。”省人大代表、社工站副站长何丽珠说,借助“微心愿”平台,一些志愿者还跟困难群众建立了长期的帮扶关系,从经济收入、精神需求、社会支持网络等层面制定个案帮扶计划,并定期跟进落实。
据介绍,每次“微心愿”一经发布,基本上3至5天就被认领完毕。当前,该项目已帮助38户108名困难群众实现了“微心愿”,营造了“大爱社会”的良好氛围。
开展“四色行动”,全方位关注儿童成长
开展蓝色“微心愿”认领计划只是元善镇为困境儿童所做的其中一环,开设紫色“成长小组”活动也体现着元善的“小城大爱”。去年3月开始,元善镇组织社工前往连平县第二小学开展了九场“成长小组”主题活动,助力有行为偏差的儿童开展心理个案工作。“‘成长小组’的学生最开始不认可社工,并时常与小组成员产生矛盾。”何丽珠介绍,社工们通过破冰游戏、订立小组契约、视频学习、母亲节感恩等主题活动形式,与17名行为偏差儿童建立信任关系。经过社工长达3个月的持续陪伴,行为偏差儿童的心理都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复与进展,结课时形成了学生对社工依依不舍、小组成员和平相处、互帮互助的和谐氛围。
为进一步织密未成年人保护网,提高儿童生活质量,元善镇还常态化开展粉色宣讲、绿色课堂活动,推动性别平等教育、“五防教育”进校园,以趣味游戏、安全知识竞答、手抄报绘制等形式寓教于乐,强化孩子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及能力。记者了解到,在该系列活动的创建推广中,各级党委宣传部门积极推动,教育系统倾力支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热情参与,“家—校—社”协同关注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机制已初步构建,从“身、心、社”多方面助力青少年儿童成长。截至目前,元善镇已联合多部门面向青少年儿童群体共计开展系列关爱活动60余场,5000余人次受益。
“我们将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优势,持续开展‘四色行动’,擦亮‘多彩少年’未成年人保护品牌,进一步及时、有效地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孩子身边,让他们享受质量更好、服务更优、范围更广的关爱和保护。”何丽珠说。
■本报记者 刘永菲
■通讯员 黄茂盛 曾聪
下一篇:没有了